教育随笔265:表扬与激励

今天是2022年12月12日。


小学的课堂,似乎都是特别注重表扬的。

尤其是公开课的时候,为了使班上的学生配合自己,不惜使用物质奖励,如答对了奖励一块橡皮之类的东西。

有人认为,这样奖励其实质是一种对学生的讨好,这里面包含了教师的急功近利,甚至可以说是饮鸩止渴。

试想,如果学习需要通过外部的物质力量来推动,是否本身就说明了教师并未又给学生带来知识的魅力,学生无法体验到知识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价值。再者,物质奖励的背后可能会给学生以错误的信号,潜在过度虚荣的教育风险。

当然,公开课的浮躁绝不仅仅只是物质奖励,还有大量的低质量的表扬。曾经听过一节课,即使是算对了一个口算,教师也要求全班来表扬,然后一节课大量的时间湮没在表扬声中,试问学生思考的时间有几何?能否保证思考的质量?

所以说,表扬也是需要格调的。要表扬的恰到好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情境的捕捉和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上。如果学生回答对了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可以不表扬。而如果一个学生回答对了一个有难度的题目,则可以全班表扬。

不过,相对于表扬,我还是更赞同激励。如果表扬学生,你会说:“真厉害!”但如果是激励,你可能会说:“越来越厉害了,真不错。”表扬之于学生,如同蜂蜜,不仅甜腻,而且吃多了还长蛀牙;激励就不同了,它是从更深层次更重要的维度来对学生进行内部动力的激活,已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的作用。

我们提倡激励学生,因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都是我们任重道远的使命。今天发现班上有位学生学习上略显疲态,后来我才知道是不大跟得上的原因。课间的时候,与之聊天,从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是识字量少导致的题目认不出来,作业无从下笔,但是会做的计算题还是很认真对待的。我知道这是一名认真学习的学生,当前学习上的阻碍主要是学习背景不够广阔,知识面狭窄,导致理解能力不足,也导致学习上吸收能力不强,运用能力更弱。

所以,我告诉他要努力,也要适当的读一些课外书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愿努力可以造就非凡和幸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