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轉變

剛聽完陳海賢老師和康妮老師聊關於轉變話題直播。

陳海賢老師認爲轉變不容易,他分享聽到有讀者說讀了《了不起的我》生活發生很大轉變,老師會用懷疑的態度:真的嗎?會是這樣嗎?

康妮老師認爲轉變就在彈指之間,比如打一個響指,一念之轉。

其實轉念,轉變很容易,改變很難,持續改變更加難。所以今天我也借這個話題聊聊這三年我的一個轉變。

首先是思維和認知上的轉變。舉個例子,以前我讀了一本書,或者聽了某位老師直播,例如像今天直播,總有一種感覺我學到了,我很了不起,我要改變你,影響你。這種今天在我看來是神經病。

有人會說“改變別人本來就是神經病“,可是我要說“你知道改變別人是神經病“跟“你覺察你學東西是要去改變別人”是兩碼事,這個覺就是:我現在就很自然,我很好,別人也很好,不需要改變。

其次是謙卑,其實謙卑這個詞對於我來說有點大,謙虛,謙遜會更加合適。謙虛,跟第一個認知,也有很大的關係。

你只有認知上去了,格局大了,才懂得謙虛謹慎。

拿讀書和運動來舉例,以前讀書不多,但生活中有閱讀習慣,跑步也是。所以如果看到別人分享一本書,曬了一次跑步記錄。

我內心裏會有種鄙夷:切,我早就讀過這本書,我能跑5公里,速度也不怎麼樣。

經常帶着這種評判,不屑看待別人,而不是從一件事情上的經驗和收穫,所以現在認識到這是件特別膚淺的行爲。

自從堅持閱讀,自主閱讀,一遍一遍在書本中共鳴,與自己碰撞;堅持跑步,從半馬,到第一個全馬體驗,起起伏伏中讓我懂得謙虛,慢慢進步。

第三點是專注,我喜歡一個英文單詞“focus”,聚焦。

我分享的專注聚焦是我不跑了,眼神在“我”身上。我很開心我這種不跑,注意力回來。

我以前的狀態是這樣的“哇,你看他/她真好”,別人有老公疼,有家人幫帶孩子,有自己的事情做。說的不好聽,自我感很低時,我覺得小區保潔阿姨工作都會很羨慕。

那時我的生命狀態眼光總是在別人身上,同時把自己定義,框死:我只能在家裏帶孩子,做家務,我什麼也做不了,做不成。

而當下我對自我的認識和轉變,把眼光收回到自己身上,與自己比的成長心態是最大的轉變。

不懂我可以學,一點點進步,小步子成長的過程,發現自己身上的優勢和擅長的回來,讓我明白我有什麼長處?喜歡什麼?我的方向以及目標是什麼?堅持長期主義,定夠得到的目標,堅定方向。

最後迴歸到人生觀價值觀上,雖然這個命題很大,但不得不說,潛意識裏信念的強大。

以前我潛意識裏信念,對自己角色定義是所謂“賢妻良母“,通過認識瞭解自己,擁有修改潛意識可能,當下我認爲全職媽媽也要有自己的職業和人生,我在轉變的路上。

所以,當轉變發生,改變也發生,正是因爲不容易,這個變化才難能可貴,我對當下改變確定以及我滿意現在的自己,在路上,我們強大內心,修煉自己,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