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爲科研而來 睹社區風采

12月上旬,有幸參加了我市成人教育教研室主辦的繼續教育工作者科研能力提升線上培訓班,此次培訓內容涉及終身教育、社區教育、鄉村振興 、學習型城市、科研論文、職業生涯規劃等多個主題,經過一週的研習,收穫頗豐。

本次培訓涉及到教科研的講座有三場,其中上海宋亦芳教授帶來的是《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的基本規範》,他從課題的規範、論文的構思、論述的方法三個方面進行講解,結合具體的課題案例分析了課題設計的三要素、研究過程中的“工作邏輯”、結項報告的結構等具體內容,宋教授以《道德經》裏的語句“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與大家共勉,的確,“在教育科學研究中,越是成功的研究越在於默默耕耘、潛心鑽研,越是優秀的研究者越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

鄭大的魏偉教授講授的《如何從生活和工作中發現問題、提煉科學問題?》這一課中,“實驗解決問題”一節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他提出了可以參照的“理想實驗的流程”,即選好研究的主題、閱讀該主題的相關文獻、形成形式化模型(假設)並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蒐集和分析數據的同時進行各部分的寫作,待實驗結果收集完成,論文的框架也就完成了。省《學習論壇》期刊的薛瑞漢副主編研究經驗豐富,科研成果豐碩,他在《學術論文選題與寫作》的講授中根據切身的研究經歷提煉出了“學術論文寫作中應注意的八大問題”,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他強調在研究過程中我們要儘可能窮盡所蒐集的資料;在科研論文寫作初期可以先借鑑模仿本學科頂級刊物寫法;一旦確定了研究目標和研究思路要搶時間寫,不要拖沓;要梳理所選問題的歷史發展脈絡,選擇有代表性的文獻,選擇研究的視角來梳理文獻,儘可能間接引用;文章要有一定的新意,比如理論層面的創新、方法層面的創新、材料層面的創新、理論應用層面的創新等;文章內在邏輯要清晰,結構不要少於三部分,論文的結尾要能夠從宏觀上對論文進行觀點性的總結;養成遵照學術格式的寫作習慣,不要遺漏重要的文獻,也不過多羅列不直接相關的文獻。

三位專家語重心長的指導性講解與分享給予我在教科研工作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使我在以後的研究實踐中有更高的定位與更明確的方向。

本以爲這次學習只限於“科研”,沒想到會遇見“社區教育”。去年區社區教育學院在單位揭牌成立,今年下半年本已經排好去社區授課的課表,由於疫情,還未開展。起初一想到要去社區上課,心中不免有些忐忑,因爲不瞭解將要授課的對象與環境,在備課的時候無從下手,沒想到這次“社區教育”的培訓內容給我吃了一顆“定心丸”。

通過專家的解讀,結合自己所在社區面臨的問題,充分意識到社區教育的緊迫性與重要性。鄭大許慧教授帶來的《社區教育的心理學智慧》非常受用,如果社區工作者擁有一定的心理學技能,比如溝通互動技能、情緒調節技能、自我觀照技能,相信社區裏的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很多社區工作也能事半功倍。

另外,上海彭海虹教授的《激發內生動力 助力鄉村振興——上海學習型鄉村建設的實踐路徑與未來思考》,成都刁元園副校長講授的《成都市學習型城市的新發展與新朝向》,新鄉陳衛紅教授分享的《新鄉市社區教育與探索》,以及成都武侯區社區學院田許明教授講解的《學習型社區與學習型團隊建設的武侯實踐》,這些助力社區與城市發展的寶貴實踐讓我在領略各地社區教育風采的同時,第一次感受到了社區教育引領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從他們的解讀與展示中我看到了美好社區、美好城市的模樣。

這次培訓的內容可謂洋洋大觀、精彩紛呈,本是奔“科研”,卻一睹“社區風采”,思“未來教育的圖景”,陡增“教育自信”,定懷“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擔當與科研素養”,踔厲奮發,砥礪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