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木匠的小圓桌


確切的說,應該是姜木匠做的小圓桌。 大概是81年末或者82年初, 我從農村的租住房搬到單位大院內的兩間小平房居住。 我住的一間盤了一鋪土炕,炕邊兒一張寫字檯,一個木箱子, 還有一把椅子,這就是全部家當。 從外面進門的這一間壘了一個小鍋竈,主要功能不是做飯,是燒炕。 其餘的空間是姜木匠放工具和材料的。

姜木匠是駐地村裏的農民,會木工手藝,單位常年用他做一些木工零活和修修補補。  他那時候近五十的樣子,人瘦瘦的, 不大說話。 哪個部門兒有需要修理的活兒是隨叫隨到。 我每天關上臥室的門,進門的這個門姜木匠可以自由出入。

那時在單位喫食堂,自己基本不做飯。 夏天的晚飯在院子裏喫,找一塊木板,把飯碗放在木板上, 和小孩子一邊數星星一邊喫飯。 忘了是誰提醒我,你那屋裏有木頭,不能叫姜木匠給你做個小飯桌?

之前我從沒想過,後來有一天我說:"姜師傅,你能不能給我做個喫飯的小圓桌啊?" 他說瞅空。

過兩天,一張小圓桌就放在那了。 姜師傅說沒有好木料,湊合着用吧。 從此我們就有了一張喫飯的小桌子。 到83年末我們到石家莊之前,把家裏的東西放在老家了。

93年母親從老家搬過來的時候,小圓桌也拿來了。 但在這裏沒有排上用場,一直被冷落。

今年夏天外甥女把母親的嫁妝搬到了她的新房子裏, 她願意照管。 這樣最好,我覺得了了一樁心事。

屋裏大件兒的東西搬完了, 我看到了這張小圓桌。 以前沒把它放在心上, 這次卻有了一種別樣的心緒。 四十年的光陰,我老了,它卻呈現出歲月的光澤。 小孩子那時只有兩三歲, 而今孩子的孩子已經十歲了。 歲月催人老,而一張不起眼的小圓桌卻能比主人見證更多的歲月。

現在的年輕人不會理解,一個拿工資的人,難道買不起一張桌子嗎? 買得起。 但是那時候沒有傢俱店, 有錢也沒地方買。一般人家用的傢俱都是找木匠上門做,而我那時居無定所,壓根兒就沒有做傢俱的念頭。

現在多好啊,想買什麼買什麼,不出家門網上就能買。 依我的條件買一張好桌子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我卻把小桌子拿回來了,很用心地刷乾淨,晾乾,在上面塗了山茶籽油。 這是相隔40年以後我第一次打理它, 抹娑着並不很光滑的桌面, 心裏湧動的是親切感, 像老朋友一樣。 我一下理解了母親當年不願意讓我整理她的抽屜,扔掉我認爲沒用的舊東西時的心情。 我甚至抱怨母親寧肯讓我生氣也不願扔掉她的破爛兒。 如果現在孩子讓我扔掉這張小桌子我肯定也不幹。

看着小桌子想起了姜師傅,不知道他現在在哪? 離開那個地方再沒見過。 想到當年他給我做了小桌子我竟然沒有給他一點兒回饋, 好像真的沒有。 我那時不懂人情世故, 想起來真的有點兒後悔。

時間會把一個人的心智打磨的潤澤光滑柔軟。 如今我對小區的門衛,打掃衛生的, 上門服務的物業人員, 包括小區改造來幹活兒的工人, 都能給予所能給出的關照, 他們開心,我也開心。

活在當下,對以前的不找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