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022.12.17(对AI的预判) 人物的内心活动,那谜一般瞬息万变、纠缠涌动、富有色彩的流动,很难通过影视表演、绘画、摄影等艺术表现形式,尽其深刻、准确、灵动、多角度而有节奏感地去...

读书笔记2022.12.17(对AI的预判)


人物的内心活动,那谜一般瞬息万变、纠缠涌动、富有色彩的流动,很难通过影视表演、绘画、摄影等艺术表现形式,尽其深刻、准确、灵动、多角度而有节奏感地去表现——因其受了时空及时空对象的约束,物理空间和物质传递方式又会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信息剪辑,这些使得对人物的精神内涵做了便宜形式的处理,而无法一探到底,深究冰山下的巨大世界,文学则不然。


只有文学,只有字词句的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去书写那心灵的密码,把一个表情或一个眼神的精神内涵和盘托出,可以调动笔墨做超时空的书写,尽其所能把人物内心世界揭示得更深。文学具有无限深挖人性潜能的本领,作为一面镜子,它最容易把人照得更清楚。又因其载体——书本,这一物质形式,给了欣赏者以充分自主感受的便利,使得文学更方便被人咀嚼回味,而不必专门做复杂的物质准备。


假如未来,AI对艺术创作的介入成为主流,作家如何让自己具有AI所不具有的艺术特质呢?我想:1、对语言文字的创造性发挥能力;2、想象力;3、思想的锋芒;4、共情与表情(表现情感)能力;5、特殊的人生经验。


AI再如何深度学习,去创作艺术,也不过是建立在巨量数据的基础之上,所谓的个性化创作或者独创,都带有对过去业已生成的复制或模仿、再现或优化重组,而作为一个人的“念头”、潜意识,天然的瑕疵,以及人对AI的定义与认识,工具性的界定,就决定了AI即使发展成为一个物种,与人类平行,也无法成为人类这一物种本身,即AI不是人类,当然也就无法变是人类,也就无法全情替代。只这一条清晰的界线,就足够从哲学上、社会学上、生物学上和现实应用上等等方面,保持了人的创作的不可替代性,即使AI的艺术创作能力超越人类,也不能完全替代人类主体的艺术创作。人心是微妙的,与世推移而变。所以,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胡柳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