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冬至日》

   

              ——清風明月

        一年過得真快,轉眼又到冬至了。冬至是冬天的第三個節氣,冬至,顧名思義,就是寒冷的冬天來臨的意思。從今天起,就開始數“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這耳熟能詳的歌謠,每年都會講幾遍,可現在會唱的年青人越來越少了,唉!隨着時代發展,這些傳統文化漸漸被遺忘了。冬至日要喫餃子的,否則冬天會把耳朵凍掉,這些年,冬至日喫過的餃子確實不少,有自己包的,有老人包的,也有超市速凍的,還有各種水餃館的,餡料不同,味道各異,不同的水餃,讓我吃出了不同的感覺。

      感受最深的那次,是2001年冬至, 帶高一的班主任,學校的年輕老師多,熱情高,能與學生打成一片。那年冬至前的兩天,班主任們都商量着如何讓孩子們在冬至喫上水餃(那時沒有現在的大超市,速凍餃子還是個非常稀有的商品,根本就買不到),最後決議,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同學們的熱情很高,班幹部分工負責,買面的買面,買菜的買菜,沒有案板,就找來牀板鋪上塑料紙和麪,從各家借來的擀麪杖和盆子,和麪、調餡,學生中有幾個在家經常幫父母做家務的同學,這些活還真難不倒他們。開始包餃子了,在教室拉開一排排桌凳,鋪上白紙,那場面煞是壯觀,六十多個同學齊動手,熱鬧非凡。女同學一個個心靈手巧,包的水餃樣式各異,也較爲美觀。男同學雖然笨手笨腳,但也不示弱,很快,照貓畫虎,包的隨心所欲。鋪在案板上的餃子,真可謂千奇百怪,彎的,直的,大的,小的,有同學在餃子上專門捏出花來,有的拿出硬幣包在裏面,說是誰喫到了就是有福氣!

        包餃子,和麪、調餡對我來說都不是難題,但擀皮是一個功夫,我就擀不了,不是這兒厚,就是那兒薄,要不就擀成長的,那個面ji在手裏不聽使喚。這天,有些同學用酒瓶擀的麪皮都比我弄的好,我很是佩服學生們。

        這一天,是同學最快樂的日子,大家在嬉笑打鬧中完成了彼此融洽的同學關係,在七嘴八舌的交流中瞭解到部分同學的情況,增進了師生間的感情。 包餃子快要結束的時候,天突然下起雪了,“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調皮的同學把面塗抹在其他同學的臉上,呼喊着看雪去了。

      餐廳負責給下餃子,待最後一波喫完,已是晚上七點多,校園裏仍然熙熙攘攘的同學,彼此談論着一天的感受,依然還沉浸在快樂的時光裏,他們的身影,搖曳在飄着雪花的燈光裏。

        活動即教育!我一直堅信這一點,走出學校若干年後,他們還能記起什麼,母校在他們的腦海裏還留下什麼,也許,在學生記憶的深處,正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