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反思


今年確實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戰爭,疫情,通脹,經濟危機,病毒入侵,元宇宙,等諸多關鍵詞將我們圍繞,組成了我認爲的“未來預演”的一年。

今年就是未來的預演,一點不誇張,未來最極致,最具有衝突的樣子全部集中在今年一次性爆發,給人類看了一場大劇。

而今年也是令我重新思考,覆盤,以及調整我人生戰略的一年,其實過去7~8年我衡量下來,自己雖然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是因爲不夠堅定,思想不夠統一導致腳步不夠快,且路徑不夠清晰,因此沒能最大化發揮自己的能力與潛力,獲取最大化價值。

而這是我今年下決心要改變的問題之一,也是自我重塑的一年。

這個過程我給自己提煉了一句話,它就是:we care nothing but growth,除了進步我什麼都不在乎。





反思1.只交讓你舒服的人,那些讓你不舒服的,第一秒發現就要第一秒剔除!

今年我大幅度刪減那些令我不舒服的人之後,我感到無比的暢快;

因爲我發現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懂得與人交往,中國人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很差的社交技能,他們除了場面話,客套話之外,很多時候都是一些空洞的語言,很少有人沉下心去經營和打造自己的生活,沒有個性化,沒有表達,沒有分享,也沒有思考。

烏合之衆書中說,當一羣人混在一起的的時候,智商最高的也會逐漸被磨成平庸之輩,因爲人性中有一個特點叫做合羣,這是來自於原始的求生欲所致,合羣的本質是爲了安全,而不是爲了有趣。

然而在如今有警察安保,有工作,有經濟交流的現代文明社會,人們依舊繼承者遠古時代的求生意志,蜷縮在一起,互相融入,以求得身邊人的認同等等,因此在當今時代的合羣我認爲已無法與遠古時代面對野獸,外族入侵而求保護等同,當今時代的合羣更多時候就是一種惰性,這種惰性讓人放棄了自身思考,放棄了分析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也閹割了自己靈魂深處的樂趣。

我有時很慶幸自己身邊很多人都非常優秀且特立獨行,這些案例讓我明白,合羣帶不來財富的增長,也帶不來你想要的生活。見得多了,加上想的也多,我越發覺得,有些東西你不喜歡是有原因的,因爲它們不適合你,所以以前我可能還會學着長輩去照顧人情世故,但現在我真的一丁點也不願意,因爲客觀事實證明了沒有必要,這個世界有更多不這麼做且過的很酷,很好,很幸福的人。

另外,不要跟沒有共同經歷的人深交,因爲你會發現這比講外語還難,如果經歷不同,生活習慣還不同,想法也不同,那還要磨合就絕對是災難一場,因爲你們看事情的方式都是不同的,你們的笑點也是不同的,對生活的細節要求不同還要聚在一起硬聊這件事,是我認爲世界上最頂級的災難之一。


反思2.只做長期爲你增值的事,但別怪短期太勞心傷神

這是我今年踐行長期主義的第二年,我越發體會到長期主義的艱難,因爲要面對的不確定性太多,太強。

長期主義是一個需要認認真真學習,時常拿出來思考的事情,因爲如果你理解不夠深的話,你很容易把長期和“堅持,持續”等同,而忽略了長期背後對變化,不確定性,乃至於自身惰性克服的多個話題。

因此,進一步理解長期主義之後,我們又要學會從短期做起,學會積累,學會從細枝末節的生活裏找素材,你得從短期繁瑣中抽離。

這也是今年領悟到的,我們沒法完全避免短期的瑣事雜事,因爲畢竟很多時候它給我們現金流,給我們事情忙活,給我們機會;但是真正有價值的,高利潤的,高回報的,大多數時候都在長週期裏發生,一個投資經理如果做成一個項目,它需要大概7~8年的等待纔拿得到他的分成(幾百萬);而一個上市項目的孵化,需要一羣人接近10年的巨大努力;一個基建項目從規劃到落成也需要好幾年;

所以這個世界的標準其實已經在那,即真正有價值的事情本身它的週期就長,同時也需要你付出長期精力,這是自然選擇,不是爲了長而長,也不是爲了短而短,而是當你在做這一件對世界有意義的事情的時候,世界本身就會幫你延長你的時間,讓你和這件事一起實現你的使命感。

而人必須要對這樣的事情有深度認識,他纔有可能隨着年歲的增長,逐漸把握到自己的價值,把握到世界給他的價值。


反思3.思考下這輩子想做什麼,然後用10年去完成它

過了30歲之後你會發現似乎有很多選擇,但又似乎屬於你的並不多。

原因是因爲你自己能看到的,判斷的,分析的很多,你對這個世界規則的理解比剛進入社會的時候不知高了好幾十倍。

但你也會明顯看到很多缺陷,很多侷限,有些事可能就是無法去做,不適合你,你也不喜歡,你的理性加上一些自我的惰性讓你會主動排斥那些比較麻煩的,沒有回報的東西。

但你現在有精力,有能力,也有體力,如果有機會,有希望的事情,這個時間段幾乎是你必須要去嘗試爭取的時間段。

因此這個時間段也是我自己覺得,我應該孤注一擲,去追求那些自己想要的,最大的一些目標。

簡而言之,30歲之後我要做的是精簡,剔除不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一定要非常肯定地去保留自己需要的,並不斷地打磨它,給它拋光,最後令其成爲自己閃閃發光的作品。

40歲之前,我要完成的是在自己的職業上立標杆,在企業戰略,營銷,創業的交集處樹立自己的影響力,在當下時代裏參與1-2個較大的案例,或是擁有自己的資產,以實現名利雙收的結果。

由於這個結果我認爲因爲它描述不夠精確,所以我認爲很可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但卻是我掌控力較高,較大概率能完成的事情。只是我想我需要一次這樣的案例,這樣我才能打通從想到做,從做到完成的閉環,我想我得參與一次類似於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從發家到實現的過程,我纔會更加明白商業,這一個人類70%的時間都在參與的事業,到底是怎麼操作的。而有了這個系統,我才能更加有信心去真正在這個世界上做一些“異想天開”的事情。

也因爲這些思考讓我明白,人活在世界上,想要心想事成是真的很不容易。



反思4:如果你還會被外界干擾,只說明你對自己的生活不夠上心

最終,我把我的反思留給這一條,這一條其實是我今年受益最大的,因爲它從真正的底層改變了我對環境,對世界,對自己的看法。

因爲經歷,因爲生活,曾一度讓我非常焦慮和緊張,我焦慮的根源是我害怕自己得不到結果,害怕遇到問題,害怕遇到變故等等,也因爲我一直以來缺少幫助。

但直到我看到一句話,叫做,人應該關注自己的進步,不要在意其他的事情,我意識到我已經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那就是隻關注成長,其他什麼事情都與我無關。

因爲很巧的是,我覺得自己的性格里就有這樣的一種頑固,甚至是愚蠢,但一旦我將這種愚蠢用在令自己變得有智慧的道路上,這就是我最強的利器,當我把自己的頑固用在學習上,用在鍛鍊上,用在投資上,很快我就會成爲相關領域的熟手。

也因此,我積累到了多年以來期待的自信,因爲我明白瞭如何發揮自己的潛力,以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自己進步,進步纔是人類生活之源泉。

關注進步,少關注外界這個思維讓我今年想明白了很多問題,比如:

1.不要管自己多少年紀,進步的大腦和還能跑能跳的身體,這種感覺就讓我很年輕,這就夠了;

2.不要管別人多優秀,人家賺了多少,當我自己進步,我自己每天能賺錢,誰知道我哪天會不會也被別人嫉妒呢;

3.不要在於自己錯過什麼機會,你能把你手裏的機會玩出花,玩到全國TOP10,你一樣也能財富自由了;

4.要比可以,找最最優秀的比,不要跟身邊那些差不多的人比,跟同等級比只有內耗,跟高手比才是進步;


說起來,關注自己進步這一點也讓我明白,其實我內心裏一直是爭強好勝的人,只是過去生活將我一直打壓,沒有給我足夠的取勝的機會,我內心裏那股熱血也一直未能得到抒發,直到這幾年堅定自己思想之後,我找回來藏在身體裏的,兒時曾有過的競爭之心。

是的,我曾經是如此渴望考試拿雙百分,我也是如此渴望成爲一個優秀的人,包括我曾經擁有過的憤世嫉俗也好,洞察分析也好,其實都無法掩藏我內心是渴望榮譽,渴望成功,也渴望優秀的事實。

2022年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我發現自己是聰明且主動的,我有進攻性,強原則,絕不會被欺負,不會被迷惑與欺騙,我喜歡與人爭辯,大概率能贏,能在人羣裏一眼就看到僞君子和小人,也能迅速想出辦法幫自己脫離困境,並且找到自己的同道中人。

2022年這一次,讓我徹底靜下來審視自己,審視自己的慾望,自己的目標,自己的能力優缺點,和自己應該突破與嘗試的地方,幸運地的是,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力量源泉。



在自己的思想與腳步被我強行改造之後,我感覺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變得非常堅定和統一,當然,這種來自自我的改變也源自於今年連續12個月的不間斷地思考,並且在年終這樣的時刻的覆盤後,它才得以形成一個具象的描述,在這之前,它只是我腦海中的一種感覺或者想法。

因此,我也明白除了年度計劃之外,年度反思的重要性或許更甚。

從今年開始,每年年末,我想我都會認真的,慎重地,覆盤過去的1年,好好反思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爲來年的決策做提供寶貴建議。

從過去一個年輕的,只崇敬未來的人,2022年讓我變得更加具體,更關注細節,但與此同時更懂得兼顧大局,同時展望長期,我變得更分秒必爭,同時也變得更開闊淡定。

30歲之前,我通過無數次的嘗試,找到了自己的優勢,確定了自己的劣勢。

30歲之後,我想我終於可以開始以自己的優勢策略,開始真正屬於具有個人特色的探索之旅,從2022第一年的測試來看,結果還不錯,完全以自我思維方式去生活,已經開始給我超預期的結果。

或許我應該更早點堅定自己的思想,找到自我。但無論如何,這種感覺終於來了,這種我什麼都不用管,因爲什麼都不重要,只有我想做的最重要,最讓我感到滿足與快樂的感覺,它終於來了。

我想,屬於我的時代,也終於要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