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溯源

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在找尋我人生的答案,因爲我發現在冥冥之中,總有一些東西在阻礙我的成長,我的心裏總有一些“不服”。

這種不服的勁會阻礙我聽取一些意見,讓我失去一些機會,但也會讓我有無比的勇氣,讓我具備常人不具備的膽量。

因此我一直在找尋,通過努力,通過冒險,通過嘗試,通過把自己無數次打碎了又重組,只爲更加了解自己這股勁,瞭解自己。

隨着世界慢下來,隨着自己靜下來思考之後,我逐漸看到自己不服與倔強的源頭,它不僅來自於現在與未來,也來自於過去,其中就有來自於父母婚姻失敗對我人生的一系列影響。



1.

事實上我認爲我的父母在當時都是同一階層的優秀人才,一個從四川的山郊裏來,一個從軍人家庭工廠出頭,在當時這2個人的結合也是一段佳話,每每當我翻看着過去的照片總是感到震驚,父母二人都是才華橫溢的青年,爲何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特別是當我看着我媽的照片,我媽當年的顏值真的逆天,秒殺所有我見過的三姑六婆,我也更加理解,爲什麼我媽哪怕到了現在,依然有人會尊重她,關心她,因爲我媽的本性是非常善良的人,其面相看着就沒有傷害力,但骨子裏有倔強,若有好的引導和幫助,那也是極佳的優秀品質。

所以每次我看老照片,我也越來越願意在她面前做個好孩子,因爲當你越瞭解過去,你也會越明白,生活不只是遺憾,也有許多驕傲,很多時候,未來怎麼走,跟你怎麼看待過去有很大關係。

那時的天也藍,地也綠,人們以最單純又充滿活力的樣子活在這片大陸,走出貧困,走出解放後,似乎一切都特別美好。

然而,社會在進步中變得複雜,人們的思想,考慮,追求也變得複雜,這種複雜的背後,是我們一系列拙劣的模仿,學習失敗又重新尋找方向的迷茫。

90年代,是中國進入改革開放,國企改制,資本市場建立等多項大事出現的時代,剛剛走出貧困,看似前途一片光明,但事實上迎面而來的挑戰會更加多,而一大羣如我父母那樣稚嫩的大學生,研究生們,成爲這時代巨輪下天真又較真的排頭兵。

排頭兵的意思即是,他們有才能有目標,但是市場的大局,時代的大局往往很難辨明,因爲非大將。

我的母親,在我爺爺外婆苦口婆心的訓導下,成長爲具有大學生能力的女性人才;而我的父親在其家庭裏生存,成爲大學生,研究生。他們都有各自在家裏的叛逆,他們也都有各自的倔強,這種倔強被他們運用到了學習,運用到了那個時代最前衛的賽道里,兩個人因此獲得了成功。

然而,年輕的聰明人成功靠的是自信和倔強,而這往往也是他們失敗的原因,雖然其實這並不算什麼大事。

無論是我父母那一輩的高材生,還是我在一線城市,國外見到的所有高材生,他們的身上都有一股自信,緊跟其後的則是不可避免的盲目,因爲你沒有經歷,沒有格局,你無法在短時間具備足以覆蓋人生的成熟與篤定,這些都需要耐心和學習,不是一張高學歷文憑就能解決的。

有趣的是,這種耐心與格局,性格上的成熟,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到已到暮年,我的父母都沒有出現過,哪怕到現在,我觀察我的父母,依然存在着那種知識青年的自傲自信,但隨着時代進步,隨着我自身經歷的豐富與成長,我更多時候看到的是短視,狹隘與固執己見。

關於這一點,我也不會過多怪父母,父母的固執很多時候是很複雜的,是對往日自信的保護,是對兒女成長的不習慣,是對時代變化的不適應,也是對自我生命力的挖掘,從尊老愛幼的角度,我們一定要學會尊重他們的固執,嘗試疏導和引導他們,結合新鮮科技的手段,讓他們放下估值,走入新的生活,走入新的增長曲線。



2.

不過固執,本身也是中國父母的常態,因爲放眼望去,90%的父母基本上都是這樣,對孩子沒有耐心,對婚姻對房子車子卻無比急躁,無論是我的父母,還是親戚的,同學的,同事的父母,在那個時代裏,似乎沒有一個人擁有對自己家庭,對人生有着足夠的掌控和清晰的刻畫。

究其根源,中國人的求生欲太強,然而面對生存話題都非常的脆弱,因爲缺少辦法,缺少想法。

爲何那麼多人執着於年輕的時候結婚安家,有什麼說晚了無法生育的,老了帶不了孩子的,還有什麼剩男剩女等等。這些社會現象都是正常甚至少數現象,但在這個國家總是會被放大,並形成一種莫名其妙的焦慮新聞,因爲不知道未來會怎樣。

因爲貧窮離我們太近,愚笨,失敗離這個民族太近了,一種骨子裏的恐懼與自卑讓這個民族離野蠻與粗俗並不遙遠,因此家庭,婚姻,成爲最快的脫離“貧困”與提升階層高度的手段,這種手段甚至都已經發展到不需要思考,結婚,買房,買車,已經成爲一個時代的慣有常識,因爲它很容易理解,大專生,研究生,海歸,都可以理解,這太難得了。

事實上,如果一個年輕人一輩子就把結婚,生子,買房,買車作爲人生目標的話,他活到後面其幸福指數不低的,因爲這些個事情所佔據的家庭資源比重是很高的,我認爲接近50%,在查理芒格所提到的人生幸福幾大事情之中,家庭,婚姻就佔了2項。

於是,在社會效應與市場經濟的合力之下,中國人選擇婚姻來博取幸福是大概率事件,很少有人會對這樣極具安定感的人生規劃產生懷疑,特別是當全民教育水平還不夠高的時候,搭夥,生存,是非常順理成章的。

只是到了90後,單身,不結婚,自由,追求精神,這種新價值觀與新生物才逐漸被接受,在我父母那個時候你要人們選擇拋下“臉面”去追求自由意志,無異於一場革命,當然,未來,是精神的結合更爲重要,這也要歸功於許多爲追求精神而做出自我突破的一代代人的貢獻。

因此結婚的那一刻你會看到很多中國家庭非常開心,但結了婚,生了孩子之後,整個家族如泄了氣的皮球,完成了人生大事之後,似乎就不再探索自我的意義探索家庭的發展。

因爲還是對於自身,對於生活的深度思考不太夠。

這種短視與狹隘,或許是我父母在面對婚姻問題出現一系列推卸責任,錯誤解決的根源之一,當然,各自家庭,各自性格缺陷的我就不一一展開,每個人都是社會的產物,我因爲足夠了解兩個家庭的來龍去脈,因此我也非常清楚這一場災難的原因。

我的父親並沒有在家庭生活到來的時候獲得成長和教育,我記得非常清楚,有一次他教我數學,1分鐘沒教會,他就轉身走人,其脆弱的心智,轉瞬即逝的耐心支撐不起家庭的責任,除此之外,在我的記憶裏,他還做過許多無法接受的事情,離婚前離婚後都有;

而我的母親受困家庭,生涯停滯,得不到家庭支持,孤立無援,在這過程裏也出現了一系列問題和矛盾,受到傷害,經歷許多我至今無法忘卻的種種痛苦經歷,最終導致婚姻結束,是對我母親努力的一種打擊。

但從我角度來看,我的母親沒有經歷過商海沉浮,沒有經歷過互聯網泡沫,沒有經歷過房市起起伏伏,在某種程度上我認爲也是幸運的,因爲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這些跌宕起伏的時代裏明哲保身的,身居高位依然會被鐐銬圍住,財富萬貫你也會面臨爾虞我詐。

如果我的母親沒能在家庭,環境的爭鬥中走出,她也很難在未來更加複雜的社會里攀登,是的,我事實上認爲我母親應該過的就是在校園裏,在好單位裏,嫁個好丈夫,有個好兒子,過一輩子平穩體面的生活。

所以當傷害來自家庭來自於環境時,我和我的母親都很難相信這一切的發展,我們如此簡單的人,竟會遇上這種遭遇,我依稀記得當年母子二人待在家裏,母親給我餵食的場景,我們似乎都在等待美好的未來,但萬萬沒想到從此一切都改變。

具體細節我以無意深究,這些年,念在他們年紀增長,我也以少添是非爲由,但很多問題我很早就得出了答案,上帝一直都在,他明白一切的原因,並且我相信很多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也會明白這背後的是非黑白。

我希望父母的晚年能夠逐漸平息,爲健康,爲人際關係多做貢獻,這是我個人的爲數不多的寄願。

我甚至時不時都會思考父母離開這個世界我要辦理的各種手續,乃至心理建設,我隨時做好了他們會離開的準備。

但是,我作爲一個個體,我認爲,我除了瞭解過去,理清來龍去脈之外,我還有未完成之事情要處理。



3.

在網絡上,有很多原生家庭的帖子,人氣一直很高。但大多數都是80後90後,95後對各自家庭,父母的吐槽。

原生家庭的問題背後,是一個社會文明發展過程裏出現的一種現象,美國的離婚率高達53%,時代發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背後,是對每個人,每個家庭理念方向乃至合作的考驗。

但本質上,是個體與社會環境以及時代主旋律匹配正確率的問題,你,是否有能力在當下的環境下,根據你拿到的好牌打出一場好比賽的問題,

然而在那個時代,誰會想出這麼宏觀又客觀的觀點?哪怕到今天,很多年輕家庭又有多少人會冷靜思考家庭,生活的未來。

我很遺憾的是我曾經的家庭並未經起這樣的考驗,並且是當他們手裏的牌不算差的情況下,打輸了這場牌局。這樣的結果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打擊,因此我認爲這件事對我的家庭帶來的不小的影響。

這種影響到後來對我的轉變就是,我很難開心起來,以及有着很多的不滿意與不服,因爲從那時開始,我認爲我的境遇是一場淪落。我從光鮮亮麗的高知家庭,淪落到了三線縣城,要跟農村學生,縣城富二代,與省城轉校生混在一起。

前途非常混亂,我的人生也進入一場漫長的探索。



4.

我被迫進入了嚴厲有加的奶奶家,雖說老人撫養孩子已經是大義,但對於上一秒我還是校園孩子王,享受着周圍家庭的關注與祝福,下一秒我就淪落到了二三線縣城,在退休老人的嚴厲中,開始了軍訓般的日子,敢問誰能接受這樣的落差。雖然我從不怪罪奶奶,但如今想來我很難說滿意這樣的安排。

因爲父母不在身邊,因爲沒有了自己的家庭,我在班級裏,在學校裏性格也變得孤僻,有人挑釁我,也有人欺負我,我拿出全身力氣跟他們打架,我在街邊跟班裏小胖子纏鬥,我氣都喘不過來,但我踢中他的要害徹底將他擊倒,他身旁的嘍囉被我嚇傻,直到街邊的大人來幫忙,這場鬧劇才得以截止,而我離回家只有700米的距離,但這小胖子和他的嘍囉從此只會繞道。

從小到大,我有過無數這樣的遭遇,但我每一次都贏得尊重,有的人我打得過,有的人我打不過,但最後他們都變成了我好朋友,因爲當他們看到一個7歲的孩子身上擁有一種敢搏命的勇氣時,我相信他們那喫着棒棒糖的臉會感到一種恐懼。

然而,我就這樣展開我長達十多年低聲下氣的生活,我穿着借來的衣服參與各種家庭聚會,長輩跟我講起過去的事情,我只要聽到是跟我家庭有關的,我都感到恥辱。別人跟我說誰家的孩子多優秀,然後問我的成績,我也是一臉不屑,我對學習根本沒有興趣,我能考滿分,但是這些人,這些事情讓我覺得他們不配得到我的認真。

因爲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始終無法接受自己竟然淪落到此地。

很長一段時間,我對我的生活是絕對的不滿和無奈,因爲這一路上很多我見過的人,有的人靠着父母有錢就當上班裏的霸王,有的人覺得自己成績好就陰陽怪氣,在小小的學前班,小學社會里,我已經看到令我反感的一切。如果我的父母不會分開,我家的背景,資歷,乃至我的水平都不會讓我淪落到跟這些人相處。

但我形單影隻,無力迴天,我連一張小浣熊水滸卡都要跟同學搞好關係才能與之交換,我只能珍惜每一次父母探望的時間,珍惜每一次來自於遠方的電話,小小的年紀,我已經感受到如肖申克的救贖般囚禁的人生,我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東西,我十多年以內與同齡人沒有特別多共同話題,因爲我的人生經歷,我的遭遇絕對是時代的少數。

當然,遇到的一些好同學,也是我前進的動力,小學最好的朋友,父親是IT員工,也是在那次我接觸到了windows97,接觸到了電腦,乃至後來來到省城之後,我能夠跟擁有電腦的哥哥,前輩們搭上話。

是的,我對新鮮的事物有着極強的敏感,我的智商哪怕只有父母的一半,也足以保證我不會被社會淘汰並有潛力躋身上游,這也是我直到今日,始終對自己有自信的根源,我的本質,我的能力足以讓我配得上一切。

但不可否認,生活的遭遇改變了我,我從衆人關注,淪落到了被犬欺,從三線縣城後來又混回省城中心,但起點低的我只能選擇二三流學校,我很容易就成爲班裏佼佼者,但起點低讓我很長一段時間對真正想要的優秀,始終是保持追趕的程度。

在省城我依然是被帶着去各種親戚家裏,這次有新衣服了,而不是借來的,但我依然不愛打招呼,不愛舉杯,因爲我知道自己跟別人相比有差距,我的家庭,我的層次,我的生活,消費水平都有限制。

但與此同時,我認爲自己之所以依然還是有那種融入的不適感,根源還是在於這一切偏離我最開始的軌道,對生活變化的反感,對周遭人的不屑,從而影響了自我的成長,甚至讓別人開始覺得我也有很多缺點。

但我始終覺得,我爲什麼要認識那麼多親戚,我爲什麼要住在別人的家裏,我爲什麼不能買自己喜歡的衣服,我的父母在哪裏?我的玩具,我的電腦,我的遊戲機爲什麼不能我自己買?我爲什麼不能跟我想要交往的同學交往,我爲什麼不能選擇我喜歡的學科?

我被動地接受了太多我不喜歡的事物,我被強行改造成了一個能夠適應所謂我的家庭環境的人,但我壓根就不接受,這一點從我幾十年的狀態就能輕而易舉地看出。

我認爲自己沒有錯,因爲首先我的一切遭遇都是被動的,都是大人們給我的安排,我太小,太無力,我也不具備較強的邏輯與交流能力能讓我身邊的大人爲我改變,創造我的一切,因此這長達20多年來的“囚禁”是一場屬於我的遭遇。



5.

可能有人會問我爲什麼不聽話,爲什麼要給長輩們帶來那麼多困難,當年我回答不出這個問題,但如今我越來越清楚,因爲我不喜歡,我不需要。

因爲我的內心裏,有驕傲。

我的驕傲來自於我自身的能力,來自於父母基因中留給我的優秀因子,這是無法改變的,而我的不自信則是來自於我對生活改變的不服,來自於差生對我騷擾的氣憤,來自於我本身性格里不願意去解釋,不願意去爭辯的自負與盲目,也有我本身因爲種種原因而停滯的進步。

是的,我並不是完美的人,我有很多需要提高和學習,這也是我逐漸在30歲前後清晰意識到並開始認同的道理,或許我應該感謝有這樣客觀的認識,我才能擁有更好的人生?

我僅僅部分認同。

我當然知道謙虛使人進步,低調友善被人喜愛,嘴巴甜會有人愛,服軟求饒會不被打。

但是,如果我沒有經歷我的一切,我的優秀,我的光彩人生不需要建立在這些基本的道理上,我完全不用在這樣一個層次裏去學習這些社會表層道理。

我不需要在那麼小的年紀,就經歷落寞,經歷欺凌,經歷忍耐,經歷期待與失落,經歷失去自我空間,隱藏我的自信與驕傲。

過去很多人和事,我都沒有必要經歷,但既然發生了,所以我絕對不會忘掉過去,但我也不會再讓我的生活走到那樣的地步。



6.

我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思考更加有意義,更加令我感到興奮的問題,雖然我知道盲目自信反而會增加危險,但我認爲這是比例的問題,一個人得有多少比例永遠謙虛和融入,多少比例用於自信和奮進乃至於突破的問題。

我不認爲我應該將過多比例用於服從別人,這是我過去多年在做的事,但卻是令我本性反感的事。

我們紀念過去,感謝過去,那是我蛻變後的態度。

但這不是我認爲正確的態度,我不會對過去有過多感謝,我母親的遭遇,我家庭的遭遇,我的遭遇讓我這輩子永遠不會那麼輕鬆地平息,能將這些寫下來,分享出去,也是對自己的警醒,並且對那些關注我的人予以告示,數據告訴我誰在關注我,誰在點贊,誰在偷偷關注,我一眼就知道愛我的,恨我的人在哪裏,一切都有痕跡,一切都有數據。

對於某些人,我不再是他們認識的我,而對於另一些人,我會永遠守護。

美好的東西我會永遠存放心裏,並用一切力氣鏟除所有人生裏的障礙。

年前一個大項目即將拿到手,2023年我不僅要開門紅,我還要紅到底,聽說今年是兔年,老子春節就要先把一斤小白兔弄來紅燒,來祭奠我的過去,鼓勵我的未來。

驕傲永存於心,我曾經擁有的一切,未來會繼續擁有,而且我還會擁有更多。

永遠不要愚蠢的感謝,永遠不會輕易的妥協。

salut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