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預測

未來是可預測的嗎?

我們自己的未來可以預測嗎?

接受了幾十年的根紅苗正的科學薰陶,我會果斷地說:大概只有“神棍”敢說“可以”。不過,今天,在輸液大廳靜坐輸液的幾個小時裏,我看了一些人一些事,思緒萬千,我覺得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個人的未來確實是可預測的。

輸液的人裏,老人居多,有兒女陪着的,也有老伴陪伴的。像我和女兒一起輸液的還真沒有。

輸液的人裏有一個媽媽,帶着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媽媽一直在咳嗽,嗓子也不舒服,但是她一直在給孩子提問——英語語文數學算式,最後在孩子快要煩了的時候,她看着輸液室的大表,開始問孩子有關時間的數學問題。

孩子嘛,各種鬼靈精怪,應該是問題太多,有點不耐煩,想跑出去玩。媽媽又開始打感情牌:我對你怎麼怎麼樣,你怎麼能這樣對我,我會傷心的,我以後也不會對你怎樣怎樣……

孩子可能聽得次數多了,就說:“又來,每次都是這幾句,我陪着你不就是了!”

媽媽又說:“要不是怕你耽誤你哥哥上課,你以爲我願意帶你來!”

我覺得,我要是這娃,我會傷心,我已經在這裏陪了你三四個小時了,又是跑腿又是倒水,還要應付無休無止的提問——結果,你是爲了怕我影響哥哥,不得不帶我來!多傷心,一片春心付水流。

好在,孩子還很小,不會像我這樣多愁善感,心眼子這樣小,想着這麼多。

不過,我看看我旁邊輸液的我家老大,這個大二的姑娘——是不是,我也曾經這樣對待她?緊鑼密鼓地抓緊一切時間關注她的學習?在公衆場合對她進行評價?會在不經意中傷害她赤誠的心靈……

不敢細想,一定會有這樣的錯誤,一定會犯了一次又一次。

其實,活到如今人生過半,發現人生軌跡大體上是可預測的。最簡單的辦法:假如你想預測30歲、40歲、50歲的自己,就看看你身邊30歲、40歲、50歲的人,其中某個人身上可能就有你未來的影子。

人生大致的軌跡,從出生到死亡,大概率都要經歷求學、工作、結婚、生子、養娃、養老、死亡,其間會經歷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被爸媽嘮叨、渴望獨立、初戀、對未來迷茫、懷疑自己、確認自己的平凡等。隨着年齡的增長,你的願望也在變化,從追求物質生活到渴望過有意義的生活……

人生各階段的軌跡有其共性,快樂、煩惱、慾望,甚至會犯的錯誤,也大抵相似。每個角落,其實都上演着相似的人生。

所以呀,假如你陷入自我的循環、在精神內耗中迷茫,那麼你一定要堅強些,要知道,這個世界有無數和你一樣的人在感受和經歷着和你一樣的不痛快。不是隻有你一個人是這樣的。

當我明白這些道理後,就變得豁達了一些——我並不孤單。

所以,我想如果我不想成某個年齡段的某個樣子,我是不是可以提前確定一個行動計劃,提前準備好另外一條路,做好準備早早改變?好像這樣也可以!

既然人生可預測,那麼就可以提早被改變被修正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