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意向原型的整合

上半年聽陽志平老師的《高手的習慣》,說到整合意向原型。

他說道普通人就是這也行,那也行,最後被社會磨平。要想成爲自己,你必須尋找一個具象、有畫面感的東西,約束在幾個字內,模糊有彈性、能夠整合不同的身份認同的領域,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搞清楚邊界條件(原則)、不可做清單。

比如陽志平老師的是:美感優雅;


原則:美感的事,優雅的事;

習慣:系統、最小、矛盾、形式化。

比如西蒙的習慣:追求滿意解而不是最優解;利用祕密武器;注重符號化的思考;注重審美、品位而不是有用有用;注重層級結構等。


那時候我寫下:探索世界、追求真相、創造美好。

習慣:全局、系統、精準、優美、同理心。

剛好梁寧老師也說過,你的增長底牌就是你的人生底色,要去找到自己和世界之間不會被剝奪的關係。

比如喬布斯,他一生或許有幾十個角色,但是“創造者”這個角色,在電子與美學的交界處不斷探索,不斷打開新的連接,推出以前沒有的東西。只要喬布斯活着,他就會一直在這裏求索。這個不是喬布斯的理想,這就是喬布斯的人生底色。


在這樣不斷變化的世界裏,那張你一直與它同在,命運無法剝奪的牌,就是你的增長底牌,你要去抓牢那張牌,把握好那張牌。

那麼於我,我在團隊屬於鼓舞光環+輔助(託底)的角色,是智多星和多技能結合體,屬於哪裏缺東西哪裏有我,那麼我更需要的是在建立完善的知識體系,讓每個技能超出市場專業度,做一個像達芬奇這樣豐富的人,每一天都要做好筆記,整理整合,練好基本功,比較適合創業公司的靈活性和探索方向時的多樣性。


我的兩張底牌是寫作和畫畫,他們都在金字塔倒數第二格(紅點的位置),所以我需要具體規劃,來把他們發揮應用好。


寫作分爲故事性寫作和公號,公號繼續更新感受和思考,簡書依然作爲草稿紙一般的存在,見感思行都往上面扔,模型樹在flomo上種,種好挪到Notion。


故事性需要大量閱讀和摘抄,每天的基本功需要納入工作流程。


繪畫也需要大量基本功練習,需要分塊練習,透視/比例/色彩/面部/骨骼。


設計需要背模板。

需要在表格裏細細覆盤,細細重新制定本月計劃和完成路徑整合。

道路漫長,但願我們充滿奇蹟,充滿發現,充滿喜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