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影:《花束般的戀愛》與《紐約的一個下雨天》

戀人之間是否要有精神共鳴?什麼程度的共鳴纔算真愛?完美的靈魂伴侶一定能走到最後嗎?如果你也想不明白這些問題,推薦你看兩部電影,先看伍迪艾倫自編自導的《紐約的一個下雨天》,再看日本導演土井裕泰拍的《花束般的戀愛》。

第一次看《紐約的一個下雨天》會非常驚豔,大雨中的紐約、鮮花般的少男少女、潮溼的空氣、衣着體面的人出入的高級飯店、第五大道上佈置優雅的房間、需要穿禮服參加的秋季舞會、甜茶飾演的男主伴着窗外的掉落的雨滴自彈自唱、中央公園那款奇妙的鐘下有情人最終相聚,非常浪漫美麗。

所有主要角色都是富二代,不到二十歲的學生,有很不錯的藝術修養,背景非常懸浮。電影情節概括下來是,戀人之間要有真正的精神共鳴。也許是因爲東西方文化差異,也許是因爲經濟基礎不同,也許是因爲我不再二十歲,整部電影就像一個童話,再多也沒有了。

這時再看《花束般的戀愛》,會很佩服這位日本導演,把沉重的現實生活用流暢輕盈的方式表現出來,而不是把生活鍍金。

《花束般的戀愛》中男女主人公可以說是完美的靈魂伴侶,相遇時兩個人穿一樣的鞋子、讀一樣的書、看一樣的電影,在純粹的精神領域幾乎合二爲一,但是當二人走出大學校園,面對現實壓力時,他們有了不同選擇,最終兩個人在同一天說出心聲,結束了這段長達五年的戀愛。

日式的清新風格把兩個人的矛盾也淡化,看起來他們如果能多一點互相體諒,或者咬咬牙結婚,就能過上幸福的婚姻生活,那實際是不是這樣呢?

知乎有位電影學碩士segelas分析的特別好,他說:所謂的成人社會對青春少年的破壞,其實並不在於任何極端外部事件,而僅僅是“進入成年社會”這個狀態而已。感受成年,遠遠不需要那麼極端的“黑暗”。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也分析過這部電影,他觀察到男女主人公在最初完美相愛的幾年所產生的精神共鳴都建立在“別人的創造”之上,比如看別人寫的書、別人拍的電影、別人畫的漫畫、別人演的話劇等等,統統都是接受性的。但是現實生活是艱難的,是現實的,從朝父母拿生活費的學生到自己賺錢的社會人,很多人都會像男主角一樣走向“以工作爲中心”的生活,此時他們二人需要的是共同創造新生活。他們曾因相同而靠近,在進入社會後兩人因社會、家庭背景不同而產生差異,如果能夠跨越差異而再次戀愛,把影片中女孩對自由的渴望與男孩的樸實相結合,他們將在這個時代創造一個很好的生活。


結合以上兩位的分析可以看出,人必將走向成年社會,愛情也需要精神共鳴,青澀的愛情想要順利過渡到成熟的愛情,這精神共鳴就不能只是體現在喫喝玩樂的被動體驗上,更應該體現在兩個人共同克服困難、對新生活的創造上。

除此之外,《花束般的戀愛》還有一個細節,在他們剛剛約會的時候,男生根本不喜歡女生爲之激動的木乃伊展覽,女生也覺得男生珍而視之的煤氣罐影片很無聊,但是他們沉浸在彼此是百分百契合的氛圍中,有意無意都掩蓋了真實感受,直到分手才說出實話。所以就連電影中,所謂的百分百精神相通,也是營造出來的幻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