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人頭像、三星堆文化——古代青銅器名品集錄(十六)

13、人頭像

商後期  四川廣漢三星堆2號坑出土

現藏:三星堆博物館

通高42.5釐米,重2.55公斤,戴金面罩,平頂,辮髮。

三星堆的人頭像1、2號坑共出土57件,均爲圓雕頭部,按髮式冠帶分爲多型,面貌基本一致,方臉,凸出的大眼,寬鼻翼,薄脣闊口。

其中有幾件戴黃金面罩,是用土漆和石灰做粘合劑,把金面罩粘貼在人頭像上。戴金面罩的人頭像等級更高,應該是著名的巫師或領袖。

黃金光彩奪目,可以增加祭祀的莊嚴氣氛,更能感召祖先神靈,還有驅鬼辟邪的功能,後世的巫師的服飾和法器大多是黃色的,也可能與此相關。

從髮型、髮飾的角度觀察,人頭像有辮髮和筓[jī]發兩大類,表明當時三星堆人的族屬構成。

人頭像的頸部都塑造爲V字狀,應該是另有木柱或泥塑身軀之類的附屬物配合使用,可惜身軀部分沒有保留下來,考古中沒有發現。

可以想象一下古三星堆人祭祀的場景:在神廟的陳設中,青銅立人像居中,是蜀王和羣巫之長,圍繞他的是衆多裝飾在木製或泥塑身軀的青銅人頭像和麪具像,他們是等級不同的巫師,也是各部落的首領,他們即代表神權,又是王權的化身。三星堆人對他們崇拜祭祀,以求得到祖先神靈的庇護,加強神權和王權的統治。

14、三星堆文化

三星堆一發現便因體型巨大,造型誇張的青銅器爲世人矚目,許多人聯想翩躚,甚至認爲是外星人所爲,但從考古學看,三星堆文化是有清晰的發展脈絡的。

新石器時代晚期,成都平原的寶墩文化(2300B.C.—1600B.C.),是三星堆文化的源頭之一。商代,三星堆文化(1600B.C.—1000B.C.)形成了強大的國家政體。文獻記載,蜀人曾跟隨武王伐紂,西周時期,延續爲十二橋文化(金沙)(1100B.C.—700B.C.)。東周時期爲巴蜀文化,到316B.C.,秦國滅蜀,巴蜀大地融入中華文明,成爲多元一體的組成部分。

青銅神樹、立人像、面具、金面罩、金杖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器物,其文化面貌表現出強烈的本土特徵,是以神權爲中心的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殷商時期三星堆是古蜀國的政治和禮儀中心。

巴人和蜀人是四川的兩個主要族羣,都見於甲骨文中,一般認爲三星堆是蜀人,與商人的交流更頻繁。

雖然李白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但三星堆文化並不封閉,與周邊有明顯的文化互動。如三星堆出土的獸面銅牌飾,與二里頭文化的器物極爲相似。

三星堆的青銅禮器——尊和罍[léi]具有典型的商文化特徵。(罍[léi]和尊外形很相似,區別就是罍是小口,尊是大口,所以日本學者把罍叫“截頭尊”)

成分研究表明,三星堆青銅器中含有高放射性成因鉛,這種特殊的鉛可能來自雲南東北部,又存在於江西新幹、鄭州、殷墟的商代青銅器中,從中可見三星堆與周邊地區的物質交流情況。

三星堆的青銅技術可能是中原傳來的陶範法和本地發展的焊接技術相組合,青銅器的數量、體量、造型驚人,但工藝粗糙,不能與同時期殷墟的青銅器相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