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告訴我們應該這樣跑步

聽了黃帝內經關於春夏秋冬,人體氣血的運行規律後,我突然覺得,我們的跑步事業有了科學的依據。

老祖宗的智慧纔是最科學。

我其實不太相信現代精微的醫學技術,看似能把一切看清楚,卻不能很好地讓人體得到徹底的恢復。

老祖宗的智慧在於順應人體的天然反應,天地合一,天人合一,人體與天地有着說不明的聯繫,又是如此的緊密。

我們身邊很容易就能找到這樣的人,他們的關節炎或者其它不舒服,會和天氣有着密切的關係,他們通過身體的反應,可以準確的感知天氣變化,就像天氣預報一樣,有時候比天氣預報還要準。

當事人可能也沒有看過相關的醫學書籍,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他一定會承認這和天氣有關係。

中醫就是研究人與自然,與天地的和諧對應關係。

這些智慧和西方的那些所謂的科學有着本質的區別,或者說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對於跑步,我一直在重複着每天的最基本的跑量,一般是三到五公里,到了冬天,我基本是不出汗的,也就是說雖然沒有早點接觸到一些關於運動的提醒,但在實踐中,我根據實際的身體反應來調整跑步強度。

到底什麼時間跑步,跑多少,怎麼飲食呢?

我們還是看看老祖宗是怎樣說的吧。

首先,《黃帝內經》裏沒有一點提到跑步,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裏面關於人體隨四時氣血運動規律來調整我們的運動。

春生,晚睡早起,散步。

一到春天我們都有一種感覺,體內有一種力量在激盪,萬物甦醒,我們的精神也比較輕盈,每天清晨起來,第一時間可以到外面走一走,慢跑,如果實在不想跑,散步也可以,讓自己放鬆,感受清晨的美好。

清晨處處是生命綻開的景象,人們總是忍不住拿起手機拍下生命的展露,這是最天然的反應。

我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心情來調整跑步的節奏,總之,不要太過於強度,具體可以通過不出汗,或微微出汗來把握。

夏長,晚睡早起,可以晨跑。

夏天,就是出汗的季節,萬物都在瘋狂生長,人體內也常常燥熱,這個時候是修練自己心性的最好時候,如果有汗,那就讓它出來,不要一頭扎進空調房,這肯定對身體不好。

夏天的汗出不來,直接會導致秋天身體不舒服。

這個不舒服會表現在咳嗽等病症上。

我每天夏天會找幾個正午最熱的時候跑上幾次,算是對自己的一種惡劣天氣的適應鍛鍊。

這一點我是借鑑部隊訓練的方法。

野戰部隊會在冬夏最冷的時候把隊伍拉出去練練,促進戰鬥力生成。

這對我們鍛鍊身體有好處。

所以,夏天儘可能地順應天氣,到樹林裏感受天然的消暑。

夏天入睡晚,這個時候就沒必要逼着自己早睡了,晚一點睡,醒來,趁清涼快趕緊跑一跑,很舒坦。

秋收,早睡早起,晨跑。

到了秋天,天高雲淡,心情也清爽,這個時候早睡早起身體好,早上起來晨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秋天,大家都喜歡看藍天,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實在太好了,有了心情,要有更多的戶外活動,讓心情在紅葉黃花中飛揚。

秋天,是養心的最好時節,可以喫到最新鮮的穀物,也可以在大自然中長時間的浸潤。

讓天地靈氣充分滋養身體。

冬天藏,早睡晚起,上午跑。

現在正值冬天,大家都喜歡呆在溫暖的屋裏,晚上看一會書就會困,這個時候就要早睡。

其實,睡覺的早晚,我們人體會有天然的感應,古書裏只是把人體長時間的反應記載了下來,把這種規律提前告訴後來的人,人體也是一種天地間的存在,有了說明書,我們對人體有更好的理解,這本身就是非常難得的知識。

入冬以來,我就開始睡懶覺,有時候醒來,也不會再早起。一直等到太陽昇起來,我再起牀,寫東西,看書,上午纔去跑步。

等到太陽的暖意照在臉上,我纔去跑,這個時候也是感覺最舒服的時候。

我想,不用什麼太高深的科學養生知識,我們只要順從身體的天然反應就行,困了就睡,餓了就喫,開心就笑,不開心就哭,就這麼簡單。

另外,手機靠電池,人體靠陽氣,起心動念都會消耗陽氣,因此,我們要控制念頭,至於情緒更不要說了。

波動的情緒會讓身體受損。

知道了這此,大家也會知道到底如何經營自己的念頭和情緒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