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了就做自己,沒骨頭,撐不起頂天立地

我們常常感覺身不由己,自己的內心也被滲透而異化,某個時刻會突然驚覺自己越來越陌生;

常常感到自己正變得越來越冷漠、可怕、悲哀,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底線越來越低,操守越來越弱。

有人用現實和生存爲自己開脫,這是說不過去的,因爲你並沒有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多少先賢也早已爲我們垂範了窮達不墮、生死不移的骨氣。

這一切都是因爲,我們背叛了自己的內心,丟失了自己的本心,沒有堅持做自己。

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他強調以高度自信的姿態屹立於世間。

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怎樣做,最可靠的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


王陽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堅定、堅持自我、特立獨行的一生。

在朱子學一統天下的時代,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說,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人們不能理解其本意,驚訝者有之,非難和指責者層出不窮。

王陽明曾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危棧斷我前,猛虎尾我後。

倒崖落我左,絕壑臨我右。我足復荊榛,雨雪更紛驟……”

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陽明已經是平定藩王之亂的大功臣,卻依然遭受其他官員的攻擊。

當年進士考試由禮部負責出題,策問題中涉及心學,出題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責王陽明,可見王陽明的處境之艱難。

儘管如此,王陽明在壓抑自我、反省己過之後,堅信自己的學說正確、明澈——“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處,更無掩藏迴護,做得‘狂者’。使天下盡說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這讓我們看到,心學的一大真諦,內心力量的源泉所在,正在於遵循自己的良知、做真實的自己。

這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爲,而是堅持自己認爲正確的,是一種骨氣和硬氣。

這其中,既有當下人心危機的根源,也有對治的藥方,心病還須心藥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