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讀《了不起的蓋茨比》,悟出三條人生道理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斯科特·菲茨傑拉德創作的一部以20世紀20年代的紐約市及長島爲背景的中篇小說,出版於1925年。


這本書的問世奠定了菲茨傑拉德在現代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成了20年代“爵士時代”的發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


20世紀末,美國學術界權威在百年英語文學長河中選出一百部最優秀的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高居第二位,並被多次搬上銀幕和舞臺。


在該書中,菲茨傑拉德融入了自己深切的人生經驗。


小說的故事由青年商人尼克·卡羅威根據自己的回憶娓娓道來。一戰期間,蓋茨比在軍隊服役時結識了大家閨秀黛西,兩人一見傾心。


遺憾的是蓋茨比沒有錢,娶不起這位漂亮小姐,不久就隨着軍隊到歐洲去了。


黛西嫁給了富家子弟湯姆。


婚後湯姆另有所歡,黛西並不幸福。


五年之後,蓋茨比帶了一大筆錢回來要與黛西重溫以前的愛情,可是黛西不願離開富裕的湯姆。


最後,她聽憑醋意大發的湯姆設計陷害了蓋茨比,蓋茨比成了犧牲品。


人們在爲他舉行簡單的葬禮時,冷漠的黛西卻和丈夫去歐洲旅行了。


尼克目睹了黛西等人的薄情寡義,深感厭惡,於是懷着一種悲憫的心情,離開繁華、空洞、虛假的都市,回到了家鄉。


菲茨傑拉德通過蓋茨比試圖用金錢名譽挽回昔日戀人黛西的芳心,最終卻被黛西夥同丈夫密謀嫁禍、無辜慘死的結局向我們解釋了人性的自私、冷漠和虛假。


他活着的時候,所愛之人將他的愛當作婚外調味劑,犯事後又嫁禍他成爲替死鬼,而他死後的葬禮上,生前闊綽接待的那些所謂上流名士也一個影沒見着。


這本書我看了三遍,第一遍是看的蘇福忠翻譯的版本,當時覺得沒怎麼看懂,也覺得有些地方看着不舒服,於是又買回了巫寧坤版本和英文版,分別又看了一遍。

蘇福忠翻譯的版本:

巫寧坤版本:


英文版:


蓋茨比悲慘的人生結局讓我領悟了以下三條人生道理。


01. 爲愛執着不是錯,爲了不值得的人一生錯付卻是一種悲哀

 

愛情,大抵是這世間爲數不多的永不褪色的話題之一。


《了不起的蓋茨比》就寫了這麼一個愛情故事。


男主人公傑伊﹒蓋茨比與女主人公黛西相識相戀,美麗富有的黛西成了貧困潦倒的蓋茨比心目中一切美好的化身。


她像白月光一樣閃光耀眼,在富麗堂皇的殿堂裏安穩而高傲的活着。


蓋茨比毫不在乎黛西的勢力、拜金與自私,五年來,他就像一隻默默無聞的螞蟻一般辛苦打拼,只爲能變得富有,能重新找回他一直深愛的女人。


蓋茨比是天真的,他以爲自己變得富有、變得體面、變得像個有錢人,就可以戴着“金帽子”來取悅他的黛西,卻並不知他的努力、他的上進、他艱難的攀爬在黛西這一類富人的眼中只不過是投機者、是暴發戶、是穿粉色襯衫的沒有品位的下等人。


他曾孤獨的站在自己的宅邸外,靜默守護着他心目中的愛人,她家附近碼頭上的綠色燈光,如同掛在天邊的一顆清澈又遙遠的星辰。


黛西雖然少女時候可能也真的喜歡過蓋茨比,但於她而言,那隻不過是曾經的懵懂無知而已,其實她從始至終愛的只有自己,她對於兩個男人的感情,始終處在“缺啥補啥”的階段,在蓋茨比失蹤後,黛西缺乏穩定的婚姻和奢華的生活,所以挑中了條件最好的湯姆,湯姆出軌一個庸俗的修車人的老婆後,黛西的感情生活受到重創,更讓她感覺自尊受損,她感覺空虛寂寞冷,蓋茨比的出現恰逢其時,這時候的蓋茨比,不僅帥氣,風度翩翩,還多金,更重要的是對她一腔純情,從哪方面來講都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情人。


可也僅僅限於情人而已。


一旦破釜沉舟要與湯姆離婚,嫁給來路不明的蓋茨比,這種後果卻不是已經習慣了她那個所謂的“上層名流”的舒適圈子並且一直甘心做金絲雀的黛西所能承受得起的。


當蓋茨比希望她離開她老公而跟自己在一起時,情緒激動的黛西開着蓋茨比的車子離開了酒店,慌亂之下黛西撞上了湯姆的情婦,導致情婦身亡。


深愛黛西的蓋茨比一力承擔所有罪責,而軟弱且自私的黛西,卻想着怎麼脫身,怎麼利用丈夫湯姆的影響力擺平此事,去另外一個地方度假。


最後,蓋茨比死在湯姆情婦的丈夫手裏,在死之前,他還在等黛西的電話,他還對黛西抱有幻想,卻不知道黛西根本就不想見到他,已經和她丈夫出去旅遊去了,一直到死,黛西都沒來過隻言片語,也沒送來過一支花。


聰明如蓋茨比,曾經很明白地說,“她的聲音充滿了金錢。”——蓋茨比懂得黛西,他知道她是什麼貨色。


他知道黛西追求的是什麼。可正因爲他知道,所以他才靠着販賣私酒拼命賺錢,才費盡心機地買到她家對面的房子,才日復一日周復一週地舉辦盛大的聚會。


男男女女都是飛蛾,他卻只爲了吸引他心中的那隻蝴蝶。


即使好友尼克再三勸他:“黛西不是真的愛你,她愛的只是錢,而且她是忍不了丈夫的出軌和暴力,才選擇了你。”


可是蓋茨比迷失在溫柔夢中,傻傻地以爲黛西會和她丈夫湯姆離婚,如約與自己遠走高飛。


他爲黛西一擲千金,又一門心思撲到她身上,不僅爲她重修城堡,還遣散忠僕,每天都圍着她打轉,事業與私生活都荒廢了。


他是撲火的飛蛾,是個絕望的夢想家。


蓋茨比是一個很有魅力,有目標的男人,他一生力爭向上,與自己的目標努力靠近,最終也實現了他的財富夢想,可他的真正夢想根本不是財富,他信仰的是愛,所有奮鬥都只是爲能得到心中的所“愛”,這成爲他前進的動力。


可是,蓋茨比用盡全力所愛的人卻只是他自己用無數個“相思”拼湊起來的“根本不存在的情人”,是少年時候已經逝去的美好戀人,是“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一種執念,五年的相思等待更加劇這種幻景的形成。


可憐的蓋茨比此生癡情專一,全部熱情卻給付了一個完全不值得他愛的女人,這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一個人一生爲愛執着是難能可貴的,可如果一腔柔情一生熱愛交給了錯的人還不自知,或者是明明知道,卻一心要做撲火的飛蛾,則是可悲的。


它耽誤的是一生,毀滅的也是一生的希望,甚至是最爲珍貴的生命。


所以,在愛情的世界裏,不僅僅需要對愛執着,還需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看清對方是不是值得之人,是爲了什麼愛你,是“全心無條件付出”還是“有目的”愛你。


不爲得不到的愛情煩惱,不對失去的愛情悔恨,保持最真實的自我,追逐最單純的愛情,這纔是面對愛情最清醒的態度。


愛情裏的最大幻覺,就是錯把執念當堅持,以爲靠着討好的姿態,就能贏得愛情。真正的愛情,一定是互相吸引,雙向奔赴,而絕非單方面的付出。

愛錯了人,就要及時止損,否則只會消耗自己。

與其討好他人,不如經營好自己。你若芬芳,懂你的人,自然會來。


02. 既然可以出污泥而不染,就不要委屈自己討好一切功利而不相關的人


菲茨傑拉德在《了不起的蓋茨比》中創造了一個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人人都在盡情享受的夢幻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男男女女像飛蛾一般,在笑語、香檳和繁星間穿梭”。


到了週末,蓋茨比的勞斯萊斯就成了公共汽車,從早晨九點到深更半夜不停地往返,接送城裏的客人、“自助餐桌上各式冷盤琳琅滿目,五香火腿周圍擺滿了五花八門的色拉,還有烤得金黃的乳豬和火雞”。


蓋茨比其實可以說是一個滿身正能量的人,他努力,自律、自尊、真誠、和善,純情,第一次和尼克會面,他的笑容就給了尼克非常特殊的印象:“這種微笑是極爲罕見的微笑,帶有一種令人極爲放心的感覺,也許你一輩子只能碰上四五次。


無論他舉辦的聚會有多麼奢華,他都不抽菸不飲酒,不亂玩女人,潔身自好;雖然他住的是豪宅,可是他的臥室卻是很簡樸的;他的豪宅裏不設書房,卻建立了一個奢侈的圖書館,讓一個戴眼鏡的知識分子都大跌眼鏡,以爲書架上的書只是擺設品而已,但其實,那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書。蓋茨比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


在那個看似光鮮實則糜爛的所謂上流社會,他就像是“出污泥而不染”的一朵白蓮,雖然孤獨,卻也芬芳。


他完全可以一直保持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交三五知己過得很好。


可是,他卻製造夜夜歌舞昇平、一派繁華的聚會,只是爲了吸引心愛的人來與之重逢。


在擁有了金錢名譽之後,爲了可以躋身上流社會,他揮金如土,買下豪華別墅,大宴賓客,舉辦派對,招攬各界人士。


這些人裏面有政客、投機商、華爾街精英、學者、好萊塢女明星、紳士與名媛等形形色色的人。


他們都是不需邀請,就可以直接赴宴的。


他們對這位神祕的宴會主人蓋茨比一無所知,卻又私下不斷談論猜測他的身份。


有人說他畢業於牛津大學,有人傳他曾是間諜,也有人傳他在大戰中戰功赫赫……然而卻沒有一個人知道他隱藏在宴會中的哪裏。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有派對,有喫有喝有玩,就是最大的滿足,客主是誰並不重要。


蓋茨比神祕的身份,顯派的社交作風也在媒體圈引起了蝴蝶效應。人們只要一談到蓋茨比,就會驚歎他巨大的財富和出手的闊綽。


這時的蓋茨比人脈幾乎遍佈各地。


可是,當蓋茨比被殺害之後曲終人散時,這些曾受其恩惠的人卻一個個地像怕染了瘟疫似的推脫拒絕來他的葬禮,甚至還有人幸災樂禍詛咒他死得好。


蓋茨比的合夥人,藉口業務繁忙,拒絕參加他的葬禮,理由是:“人要在活着的時候講交情,而不要在死亡後去表達友情。

每年給他寄聖誕賀卡的警察局局長,面對媒體的採訪,說自己根本不認識蓋茨比。

媒體都在給蓋茨比潑髒水,拼命挖他的黑歷史,說他是走私犯、投機倒把分子。曾經紙醉金迷、賓客攢動的莊園,如今一片荒涼蕭瑟,一切恍如夢一場。

蓋茨比,被他一心向往的上流圈層給徹底拋棄了。

有句話叫:圈子不同,不必硬融。


活着的時候,到處都是朋友,死後全是陌生人。


所謂的人脈圈子社交,不過走馬觀花中的旅客,當你身處困境時,真正能出手助你的又有多少人呢?


現實告訴我們,永遠不要高估你與別人的關係,也不要盲目擴大所謂的社交圈。


真正的社交從來不是身邊圍着一大羣人或者被一大羣人關注,而是談得來,合得攏的才稱得上人脈。


數量創造的是流水,而質量帶來的是信任。


在人生旅途中,社交是我們必不可少的課題,但我們沒必要爲了社交而社交。


如果可以,請堅守本心吧,要委屈自己討好一切功利而不相關的人


03.既然可以光明正大慢慢崛起,就不要投機取巧快速發達


他從貧窮農家的詹姆斯·卡茲成爲傑伊·蓋茨比身份的轉變過程,就是他的成長奮鬥過程,他從小就有遠大夢想,他有着嚴格自律的目標和計劃。


從他死後他父親向尼克展示的蓋茨比之前的作息表就可以看出,蓋茨比是一個很有志向、非常自律的人,有這種品質的人是很容易獲得成功的。


他每天堅持讀書、鍛鍊身體;學習紳士禮儀,培養自己的技能愛好;練習演講,鍛鍊自己的口才;規定自己不能抽菸,要隔天洗一次澡;每週讀有益的書或雜誌;’不要浪費時間去做無效社交;每週都要定額儲蓄。


他後來的逆襲,也得益於這時候培養的好習慣。


因爲他每天鍛鍊身體,所以他身體素質極佳,在軍隊中驍勇善戰,立下軍功。


因爲他每天讀書閱報,所以才華橫溢,口才絕佳,對任何事情都有絕佳的判斷力,和任何人一起都能侃侃而談。


因爲他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注重儀態,所以他風度翩翩、氣質出衆,走到哪裏都能吸引別人眼光、被人賞識。


年復一年的極度自律,使得蓋茨比飛速成長。年僅十七歲,他就得到了淘金高手的青睞,最終成長爲富甲一方的名人。


如果蓋茨比從小沒有規劃、安於平凡,他就不可能實現後來的逆襲。


那些讀過的書、喫過的苦,都爲蓋茨比實現自己的夢想鋪了一條路,通向夢中想去的地方。


本來,蓋茨比如果就按這個習慣一直走下去,雖然可能不會那麼快斂得鉅額財富,但是最起碼,他會心裏有底氣,他不會在別人懷疑他身份的時候自卑、掩飾,不會是那些所謂的“上流社會”之流眼裏只有錢而沒有教養的“暴發戶”。


但是,他沒有。他選擇了走捷徑。


越是身處窘境,他對金錢的渴望越強烈,於是他走入了賭場。


在那裏,他結識了黑社會山姆。山姆看中了蓋茨比的頭腦,拉他販賣私酒。


蓋茨比明知這是違法勾當,但沒能抵擋暴富的誘惑。


他通過販賣私酒,賺了大錢,不僅買了豪車,還買了黛西對面的豪宅。


從此,他沉醉於金錢帶來的優渥生活,而且不擇手段地想賺更多錢。


蓋茨比的慾望不斷膨脹,逐漸成了無底洞。


他一直爲賺錢奔命,在犯罪的泥潭越陷越深,身上的負擔越來越重,每一天都更加如履薄冰。


終於,錢給他帶來的不再是快樂,而是無法停止的焦慮和負擔。


茨威格說:“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走捷徑這條路,誘惑最大,危險也最大。


高吉迪曾說:“人一旦成爲慾念的奴隸,就永遠也解脫不了了。”


命中之物,皆暗中標價,想要的越多,付出的自然也越多。


慾望就像沼澤,那些掙不脫慾望的人,最終都會越陷越深,最終溺斃其中。


蓋茨比的死看起來是偶然,其實也是必然,如果不是他愛上了一個虛榮的女人,他就不會想着去走捷徑賺快錢,如果不是走捷徑賺快錢,他就還在某一個光明而敞亮的地方憑着自己的真本事坦然而自在地活着,某一天,他會找到一個只愛他誠實而正直的內心的好女孩好好結婚,然後生子,過着不是那麼暴富卻足夠體面的美滿日子。


04 寫在最後


《了不起的蓋茨比》不單只是描寫愛情,其背後也揭示了人性的自私,冷漠和殘忍,還映射了當時掀起的淘金熱“美國夢”的破碎。


菲茨傑拉德的最著名的粉絲村上春樹對《了不起的蓋茨比》推崇備至,他曾經這麼說過:“如果讓我舉出迄今爲止遇到的最重要的三本書,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那就是菲茨傑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和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倘若只讓我從中挑選一本,那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


著名作家海明威在看過他的小說之後曾說:“我決定要開始和菲茨傑拉德好好培養友情了,如果他能寫出《了不起的蓋茨比》這麼好的故事,一定還能寫出更好的。


連一向性格薄涼的張愛玲都說:“菲茨傑拉德是我最推崇的美國作家,他是個天才。”

 

故事結尾,作者菲茨傑拉德深情地說道:讓蓋茨比始終抱有信念的那束綠光,就像是在我們眼前逐年遠去的極樂未來。我們拼命追趕它,卻每每失之交臂,但這沒關係——明天我們總可以跑得更快些,將手臂伸的更長些……總有一天……


總有一天,我們會遇見更好的人,會遇見更好的自己。


無論我們會遇見什麼,會遭遇什麼,在內心深處始終都該留存有一份善意、一份溫情、一份真誠、一點溫暖。


也許我們不能像蓋茨比那樣富有,但是我們可以嘗試着像他那樣自律、向上、拼搏、義無反顧去愛值得我們愛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