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豆腐那些事

文:贾玉霞

腊月里和豆腐有关的事,无非是磨豆腐,冻豆腐,炸豆腐了。我们家一般在腊八后就磨豆腐,那会儿村里有两个豆腐坊,一个村东头,一个村西头,但对于一个一千多户的大村子来说,远远不够,平时想捞块豆腐,去得迟了就捞不上了,更别讲过年家家户户至少磨一锅豆腐。大人们都得早早排行,我们常去村东的双马豆腐坊,双马岁数不大,手艺不错,人又态度好,他老婆干净,把个豆腐坊收拾得亮亮堂堂,妈妈也是出了名的干净,很喜欢去那买豆腐,一来二去,去双马豆腐坊走熟了,到时不用排队,直接告诉一声,他抽空就磨好。



双马的脑子灵活,挣得少,业务多,他磨出的豆腐要比村西的大一点,由于相熟,不用专门去排队,我家豆腐一般是晚上十点左右才磨出,爸爸吃完晚饭去担豆腐,一锅两桶,一桶十四五块。我们就不急着睡,把炕铺好,姊妹三人在炕上打闹,妈妈在灯下赶活,为了大年孩子们能穿上新衣服,妈妈白天做家里活,晚上做新鞋,纳鞋底,沿鞋帮,给我的鞋绣花,我每年的新鞋都让小伙伴们羡慕。


听得爸爸开堂门的声响,我们立刻跳下地喊爸爸,爸爸总是一边开门,一边说:“外面冷,别出来,我给到厨房取碗,盛上两块拿进去。”我们就手掰膝盖坐炕沿乖乖等着,心里想着白白嫩嫩的豆腐,咽着口水,眼巴巴望着家门。


叮叮当当不一会儿,爸爸拿个盆盛三块豆腐进屋来,一股冷风钻进来,豆腐的香气顿时弥漫了整个小屋,豆腐特别筋道,白白嫩嫩的,颤颤巍巍的,弟弟爱吃原汁原味热乎的,上来一大口。我们爱吃小葱拌豆腐,妈妈拌好了,葱的香味混和着香油,把我们肚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一人端个碗,夹块豆腐,几口就吃完了,爸爸问吃饱了吗?妈妈说晚上吃了饭了少吃点吧,我们才心满意足地睡下。



爸爸说今天天气冷,应该能冻好豆腐,又问今年冻几块?我妈妈就说冻上十块吧,冻豆腐好储存,爸爸就取出两个篦子,把十块热豆腐放上面,放在院子里冻。寒冬腊月,方方正正的嫩白豆腐一夜就冻得变了颜色,成了褐色,硬梆梆的,亮晶晶的,好像穿上一层透明的冰衣。第二天妈妈拿起一块细细看,纹理细腻,连声说冻好了,冻好了,就收在南房,和白菜,粉条搁一起,要吃到来年二月二。如果冻不好,切开了豆腐就不成型,撒拉拉的,影响颜值,口感也差。我记得冻豆腐和着猪肉末、海带、粉条一炖,冻豆腐吸收了那几种菜的汤汁,那味道绝了。特别是过完正月,没有别的菜,烩菜里只有土豆和白菜,放点冻豆腐就很美味了。



还要捞十来块豆腐控水,等完全控干水分炸着吃,我们家炸豆腐也是一件大事,因为工程浩大,炸豆腐前必定炸带鱼和花生米,上午做准备工作,妈妈把仅有的两条带鱼洗净,切段,用调料腌制,花生米放热处,就开始切豆腐,控干水分的豆腐很好切,干干的,切三角形大块,妈妈说豆腐切成这样炸得快,也入味,冬日天短,一炸一下午。


那时候,爸爸单位放寒假了,他在家就给妈妈打下手,烧火,添炭,取盆子,递东西,妈妈在锅口,有时戴着口罩,仍炝得咳嗽。他们把厨房门关得严严的,怕油烟炝着我们,开着厨房的窗户,外面的冷风窜进去,厨房笼罩着白白的水雾,厨房玻璃朦朦胧胧的,我们在外间看着很神秘。而且妈妈这人很讲究,炸东西的时候不让随意讲话,“烫手了,火大了,炸焦了”等等都不能说,小时候我对炸豆腐,炸带鱼,炸花生米都有一种敬畏,觉得只有妈妈能做好,以至于我们姊妹三成家三十多年了,仍然每年等妈妈炸好了给三家人吃。


门再关得严,也有香味从门缝溜出来,我们从气味上能辨别出妈妈炸得什么,先是炸花生米,小火炸出花生米撒上点盐放一边,接着炸带鱼,最后炸豆腐。妈妈真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她计划得油恰好用完,有时剩不多点,她就把准备好的黄糕切片炸炸,或是炸馒头片,反正一次就把油用得差不多,一点不浪费,偶尔剩点,她也会盛在碗里,等拌凉菜时淋上几滴增添香味。




天已擦黑黑,妈妈炸好豆腐就留出一部分,趁热撒少点盐,端出来给我们姊妹三吃,炸带鱼和花生米是不给我们吃的,留着大年吃一顿,正月家里有客人来吃。我们望着金黄的、三角形的炸豆腐,口舌生津,迫不及待夹一块,淡淡的咸味,还有豆腐的清香味扑鼻,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我们顾不上烫嘴,闷头大快朵颐,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一样。吃完后,看着空碗,弟弟就会去厨房跟爸爸说还想吃,爸爸就端半盆油炸豆腐出来,一人碗里夹几点,并叮嘱尝尝即可,不好消化少吃点。我们这次三人好似约好似的,夹一块一小口一小口咬着,慢慢嚼着,越嚼越香,仿佛真能品出油炸豆腐的滋味!



油炸豆腐还是和肉吃最香,不论是猪肉,还是鸡肉都好吃,放在大烩菜里也不错,我们家人爱吃,这些年来,妈妈还是和爸爸搭手给我们炸豆腐,每年腊月每家一大袋,已经成了习惯。今年冬天吃不上妈妈炸的豆腐了,也给我提个醒,妈妈70多岁了,不能老指着妈妈做了,我和哥哥弟弟通了个电话,他们也心疼妈妈,都说各家想吃自己解决,不用妈妈操心了,可妈妈又扔下一句豪言壮语“我还能做动,好点了再给你们做,你们哪能做好?”唉,所有的话白讲了,所有的担心多余,在妈妈心里我们即使都五十多岁了仍是少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