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的勇氣:成爲寫作高手的訓練手冊》精華摘錄

何謂“writer”?

writer”也在進行着某種創造。寫作就是我們創造的手段。

我們首先是一個創造者(creator),然後纔是寫作者。

首先應當明確“內容”這個詞的定義。

優先照顧觀衆的感受。堅守這一原則創造出來的事物,都算是內容。

內容化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有故事或角色。

區分是否屬於內容的核心僅僅在於“是否有一種娛樂精神”。

只有讓讀者覺得自己讀到了好東西,或者說被一些愉快的事物觸動了,它纔算是內容

對於內容,讀者並非僅僅是在其中搜尋有用的信息,他們是在尋找一種興奮感,一種忍不住想要往下讀的感覺;尋找一種沉浸感,一種翻頁的手指停不下來的體驗;尋找一種餘韻,一種讀完之後無法立刻從“那個世界”脫離的留戀;尋找一種清爽感,一種閱讀之後的“脫胎換骨”,哪怕改變的程度很小。正是爲了追求這樣的“閱讀體驗”,讀者纔去閱讀內容的。

怎麼做才能實現從“只會寫文章”的“writer”到“創造內容”的“writer”的跨越呢?關鍵就在於編輯。它是一個概念,也是一個過程。

編輯稿件的,終歸還是寫作者。編輯們要編輯的,乃是稿件之外的東西,即內容的包裝。

內容的包裝又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三樣東西:人、主題和文體。

編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設計誰來說(人)、說什麼(主題)、怎麼說(文體),然後進行包裝。

有些文章,比起用第一人稱“我”來寫,改成採訪或者對話的形式會有更好的傳達效果。

誰來說、說什麼、怎麼說,這句話概括了只有編輯才能做到的“包裝”。

我們寫作者必須把“編輯”作爲我們的武器,從“寫東西的人”轉變成爲“創造東西的人”。

寫作者需要提前進行一定的調查,以瞭解“哪些是已知信息”。

答案是橋樑,一座連接對象和讀者的橋樑。

首先,寫作者是空殼一般的存在。

寫作者即是“取材者”。而對於“取材者”來說,他們所寫的原稿即是一種“迴應”。身爲寫作者的我們是在創造“作爲迴應的內容”。先把這句話記在心中,然後再去思考具體的“取材、執筆、推敲”吧。

取材者不是在“求解”,不是在尋找一個科學的、數字的、客觀的“標準答案”,而是從取材者自身的主觀角度去“閱讀”世界,而且要一個勁兒地讀。

寫作者一定要把精力投放在觀察和思考上。

首先仔細“觀察”對象,然後根據“觀察”所得到的信息,不斷地進行“推論”。“推論”自始至終都要遵循理性原則:依據邏輯而不是直覺來做出判斷。

閱讀人和世界,就像閱讀一本書一樣。以取材者的態度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①邊讀邊想——如果我遇到這個人
②思考沒有寫什麼,而不是寫了什麼
③邊讀邊想——如何向別人介紹這本書
④閱讀時把自己當作主人公

所謂“讀書的體力”下降,首先是“改變的勇氣”(內心的可塑性)下降,其次纔是體力的下降。

大多數取材都是在封閉的空間中進行的,就像是個“黑匣子”。

請記住:無論是取材還是商議,又或者是和家人朋友聊天,總是由聽話人來創造氣氛的,也就是採訪者。

首先,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聽”的內涵

取材的七成都取決於一個人“聽”的能力,剩下的三成則是“問”的能力。

假設我建議你:“不要只是帶着耳朵聽,要積極主動地去‘聆聽’。

在取材現場,要當好一個傾聽者其實出乎意料地難。

“寫作者”和“取材者”的身份分離開來,最終對作爲寫作者的自己是有幫助的。

寫作者是一個內部空空如也的容器。

無論“聽”有多麼重要,沒有“問”,取材就無法進行。在取材現場,我們應該問什麼,怎麼問,什麼樣的問題會讓話題豐富起來,什麼樣的問題又會破壞現場氣氛?

首先介紹一個簡單的原則。在取材時,既要有“該問的”,又要有“想問的”,並事先將兩者區分開,這很重要。如果你沒有問你“該問的”,你就沒法寫你的原稿;如果你沒有問你“想問的”,你的取材就會很無聊。

一個帶着許多“想問的”問題前來取材的寫作者,他是否對取材對象進行過深入思考,對方只要接觸不到5分鐘就能識別出來。當然,一個什麼準備工作都沒做、空手而來的寫作者,也會被對方馬上看破。

讀者總是在不斷尋找新的“邂逅”和“發現”。簡單來說,讀者追求的是“只有在這裏才能讀到的”。

請千萬不要把“真心話”與“祕密”混爲一談。我們寫作者要做的取材不是去揭開一個人的“祕密”。那種讓人說出自己不想說的話的取材,是新聞工作者要做的。而我們寫作者要從對方身上問出來的,是“真心話”,絕不是什麼“祕密”。

反轉之所以能夠成立,正是因爲有“背叛”和“接受”的存在。背叛的幅度越大,精神上的淨化作用就越強;接受度越深,讀後的感動就越持久。以“反轉”爲代表形式之一的“喫驚”,乃是娛樂的一項基本要求。

取材者必須要提出更有能動性的問題,必須要主動積極地讓自己的內心“動”起來。

第一步是“預取材”,是指還沒有與接受取材者見面,沒有接觸過與他相關的作品,是一種事先進行的取材。

第二步是以採訪爲代表的“正式取材”。正式取材”是寫作者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和第一棒接觸的機會。接過接力棒的你,可千萬不能把接力棒(信息)給弄掉了。

第三步是“後取材”。

究竟什麼是“後取材”呢?爲什麼需要有“後取材”呢?採訪結束以後,第一件事該做什麼?對於這些問題,我想概括性地用一句話來回答:找出你不知道的東西。

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其實是用“自己的話”去思考。只要我們還在用別人的話或者借來的語言去思考,就永遠也無法真正理解。自以爲在思考,但其實就跟機器空轉一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