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的提神香

最近,我忙裏偷閒,把梁曉聲先生的《人世間》聽完了,越來越喜歡慢慢嚼人世間的種種苦、種種善、種種愛,種種不得已……而電視劇,我只看了三四集。

《人世間》中的“活着”,如果從儒家的角度看,周秉昆做得不錯。如果釋家的家的角度看,光明做得最好。如果從道家的角度看,水自流做得挺好。這只是我個人的視角,也許裏面還存在太傻視覺,那這個人是誰?她就是鄭娟。

用周秉昆的話說:鄭娟是個不精明,極易滿足於現狀,可以靠着承諾達到幸福狀態的女人,無論承諾是否兌現,只要做出承諾的人沒有聲明收回承諾,那承諾便確確實實存在。

也許,你會覺得她傻,覺得她認假成真,覺得她沒有什麼智慧……但是這並不妨礙鄭娟在《的人世間》大放光芒。她不是天使,也不是開心果,但她是一柱不容易滅的提神香。

鄭娟和弟弟光明,是她母親收養的孤兒,一家三口相依爲命,雖然日子過得很苦,但人人都善良可愛,他們身上折射出來的佛光令人感動,連周秉昆都覺得鄭娟的母親是一位佛母。

這位佛母看人很準,選女婿很有眼光。她說周秉坤這輩子很苦,如果選了鄭娟,這輩子可能會好一點。人和人之間的“直覺”,是用善連接的。哪怕水自流,也是善的,儘管是在惡的包裹裏。

如果不是他提議要給鄭娟送錢,選中了周秉昆作傳遞手,可能“善緣”沒有連續劇。如果中間沒有光明做小情報員,可能周秉昆和鄭娟之間的愛不會有善果。如果他們兩個人心底沒有真善美,可能人世間最動人的情感就缺斤短兩了。

看來,因緣和合多麼重要,每個人都在其中助緣。哪怕周秉昆的母親節不接納鄭娟,她也可以把逆緣變成順緣,聰明人可能做不到,恰恰是鄭娟這樣的傻丫頭做到了。

她經歷的種種折磨,都變成了她的太傻精神,她幾乎不走腦,都是在走心。哪怕她的大兒子在美國被人槍殺了,她寧可放棄10萬美金回家過窮日子,也不要自己心不安。這樣的太傻媽,從來都不信大腦的病毒,而是把所有的愛用樸素的行爲表達出來,甚至不知道怎麼表達……

電視劇《人世間》中有一句臺詞:覺着苦嗎,自己嚼嚼嚥了。

鄭娟咀嚼苦難的方式與別人不同,她總是跟自己最苦的時候相比,所以她一直活在自己的幸福當中。有一種智慧,並不前進,反而後退。退到無路可退,可以退回到自己心裏,可以退回到愛裏,可以退回到當下的“合一”裏。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周秉昆跟鄭娟的愛與善,是人世間的一股清流。也許作者把這兩個人物當成了自己的摯愛來寫,所以很多點都能戳中讀者的心。

周秉昆是怎樣的人呢?他啊,從來都是一個小老百姓,從小到大對自己的要求也只不過是應該做一個好人。儘量這樣做了,卻沒有做得多好。

從他的點點滴滴的日常中,很多人都愛死他了。儘管他是一個個平常人,但是他有一顆佛心,總是衆善奉行,總是幫朋友們分憂解難。作爲父母的“老疙瘩”,他是最孝順的孩子,儘管哥哥姐姐過得比他好很多,但是他從來都沒有推卸過自己的責任。

但,孝分兩種,養口體,養心智,同樣重要,缺一不可。他和鄭娟一樣,都有太傻精神,都會化煩惱爲菩提。夫與妻,相互滋養的樣子,不僅在善護家,更是在善護世人。

“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人,最要有的就是自己,只要有了自己,天塌了都不怕。”用即心即佛來詮釋他們夫妻倆也不爲過。

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他們,在大難臨頭時,聚二心爲一心,把人間真情演繹得令人細細品。大家還記得電影《隱入塵煙》嗎——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此心此生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

此生是水宅、火災、凶宅還是愛宅,誰說不了都不算,只有我們真實活出來的人生纔算數。其實,《人世間》裏面有很多提神香,但是我更偏愛周秉坤和鄭娟這兩柱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