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8: “陽康”後第一次出遊~金堂三溪鎮臍橙之鄉、金堂山開照寺

        週日,一路往金堂而去,除了一些鄉道山道外,高速公路都是女兒駕駛。

        一年一度要去臍橙之鄉淮口三溪鎮買點臍橙,由於今夏高熱雨水少,臍橙品質不怎麼好,常去的那家好的已經賣完,作罷;卻在一腳油門之外,有一老漢的臍橙又大又新鮮(剛從樹上摘下),且還算甜,當即全部買下,27斤,81元(3元一斤)。其實,樹上新鮮的臍橙已經是最後上市的一批了。


        在導航幫助下,幾經周折,來到趙鎮金堂山中。遠遠可見一尊金色大佛矗立。


        旁有一寺,爲開照寺,門緊閉。


        三學寺的前庵開照寺,在三學山(金堂境內山峯)半山上。開照寺地勢最低,是登臨山上寺廟必經的大門,因此也被成爲三學寺的腳寺。

        三學寺,相傳爲“蜀中八仙”之一的李八百三次學道之地。隋唐時,山上建有延祥寺、廣濟寺、鴻教寺三寺,後改名爲法海寺、普濟寺、廣濟寺,加之前庵開照寺總稱三學寺。迄今已有1400餘年歷史。

        明代初賜名爲棲賢禪院,耗時五年在上寺後面修建有釋尊無量萬寶塔,明末寺院毀於戰火,康熙22年(公元1683年)重修,三學寺均爲三重殿宇,規模雄偉。

        法海寺恢復了釋尊無量寶塔(八萬四千塔),新建了天王殿、觀音殿等;開照寺恢復了排坊、三門殿、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殿內塑有五百巴壁漂海羅漢)等,廣濟寺恢復中,普濟寺待恢復。

        三學寺的得名:相傳,古時有三個讀書人進京趕考,趕往古城長安,今陝西西安,路過此地而歇食。三人見寺廟簡陋,老和尚又沒帶徒弟,便問及老和尚爲什麼不收弟子,而老和尚卻說他有三個,徒弟只是爲了重修寺廟,更好的供奉佛祖,普度衆生,三人準備十年之內踏遍山川河流,走遍田野村莊,化緣而歸,三人認爲徒弟沿有此道行,師交肯定是得道高僧,便向老和尚求籤,看他們能否高中,並許願高中後定要重修寺廟,以報恩德。而老和尚卻沒有吱聲,只是伸出食指比了一個“一”三人都在揣摸:是指一箇中,還是指一個都不中;還是一個都不會落榜,還是一個都不會高中。結果揭榜以後,三人分別中了狀元、榜眼、探花。爲了還願,三人分別在山上修造了上寺、中寺、下寺。而又將三人所帶剩下的錢合起來修造寺前的前奄(錢安)即開照寺。(來自百度)

        將車孤零零地停於一處荒涼的停車場,無人看管。從一條小路向下折往寺院側牆。感覺寺廟格外莊嚴肅穆,心生敬畏。


        心裏嘀咕:拖着這般“虛弱”之軀,返回時不知有多累呢。

        有一處側門(腦殼一片空白,沒有繼續往正門處走),入內。


        這次“陽康”之後,我自己恢復較慢,妻女精神尚佳早已深入其內,我則慢吞吞地拖延其後。說真的,精神着實欠佳。我連相機都沒帶,怕太重,只是用手機拍些古廟建築及景觀而已。

        這裏要借網友的圖片做個插入(致謝一路剎車),遊覽路線應該從寺廟正門起:


        事後看到網友圖片中這樣的高度,我想我根本不敢去“拼”了。

        我們從側門進入的大殿,正是從下面爬上這個高度後的景觀。

        寺廟裏林木繁茂,古樹衆多。

        因爲遊人很少,所以香火不旺。

        開照寺的建築規模還算宏偉,按照傳統宗教寺院的佈局修建。整個建築羣主要由牌坊、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藥師殿、地藏殿、七佛殿、千佛殿、藏經樓、大悲閣、唸佛堂、法堂等建築所組成。


        觀音殿,是開照寺中的第二座大殿。殿內與別處有些不同,觀音由衆多羅漢簇擁,514個羅漢是以壁塑懸空的方式“浮”於四面牆壁上,稱爲“巴壁漂海羅漢”,色彩鮮豔,栩栩如生,充滿新奇感。


        觀音殿後攀爬階梯,是七佛殿及藏經樓。


        在階梯左右護壁上,有精美的佛像浮雕。

        “七佛”指釋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現的六位佛陀。即過去莊嚴劫末的毗婆屍、屍棄、毗舍浮三佛,與現在賢劫初的懼留孫、俱那含牟尼、迦葉、釋迦牟尼四佛。七佛皆已入滅,故又稱過去七佛。


        寺內還有明嘉靖十八年( 1539年)等重修碑記等六座古碑,一座明代永樂年間的經幢。

        在後面一處階梯上去是露天金佛,據說是整個成都市境內目前最大的一座露天金佛雕塑像。整座金佛足足有十幾二十米高。仰視雲高度,膜拜大地間。


        攀爬到這裏,幾乎要大汗淋漓。我不敢造次,只得坐在石墩上休息。


        這時,妻折回,擔心車車孤零零地無人照看,往下走側門欲出(其時側門已關閉)。女兒卻已經攀上最高處,竟然就是剛纔閉門而不得入內的開照寺後門,且已經打開了。女兒說,這就是“佛度有緣人”哪。


        休息了一會兒,我繼續探祕。


        旁有狀元殿,內有精美的觀音像一座。


        一處羣佛壁刻像,有弘一大師造像。造型各異,非常生動。


        千佛殿前林木繁茂,寧靜超然。

        我又坐下休息了一會兒。


        千佛殿靜臥林中,金佛千尊,經幡飄逸。


        佛們坐禪論道時,我靜悄悄地不敢打擾。


        再見,開照寺。

        吃了自熱方便飯,打道回府。

        下次,等身體完全恢復了,還要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