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 | 回顧2003年初“非典”(SARS)看的也是心驚膽戰

讀苗德歲的 《在病毒中生存》第四章時,我開始心驚膽戰了,原來2003年初“非典”  (SARS)疫情,檢測出的就是冠狀病毒。

20年前的那場爆發,是當今疫情三年的“預演” 和前奏嗎?

讀科普讀出了偵探小說的感覺。

重溫這些細節,對於當下的“後疫情時代”,我們所身處的境遇依然有警醒和思考。

2002年11月,廣東省一位農民因發燒而住院,不久就因呼吸衰竭而去世。其後,同一地區相繼出現了類似病情;患者都是開始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接着發展成上呼吸道感染並很快惡化成急性肺炎,使用各種抗生素都沒有效果,死亡率較高。

對這一突如其來的“怪病”,當地醫生措手不及,既不瞭解病原,也不清楚它的傳染途徑,更未查出快速致死的原因。

只知它跟普通肺炎完全不同。

這一“怪病”被時任廣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的鐘南山先生稱爲 “非典型肺炎”,簡稱“非典”;再後來,世界衛生組織將這一疾病定名爲“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 ”,並用英語名稱的首字母縮寫爲SARS。

由於這種“怪病”發生在2002-2003歲末年初,它也就隨着繁忙的春運、大量人口的流動,迅速蔓延開來。

(可怕的是,這種病通過一些“超級傳染者”,很快擴散到了全球,致使23個國家8000多人被傳染,900多人死亡,死亡率高達10%。)

疫情結束後,《南方人物週刊》曾有一篇非常精彩的報道,追蹤了SARS病毒的擴散路徑。

最初,一位海鮮商人住進了廣州一家醫院,短短的兩天之內,他感染了那裏30多名醫護人員。之後,他被轉進另一家醫院,又傳染了該院20多位醫務人員。

其中一位被感染的醫生,在不知道自身已被感染的情況下,去香港參加侄兒的婚禮,不幸在下榻的酒店裏發病,打噴嚏、咳嗽、發高燒,還在走廊裏嘔吐了一次。第二天他住進了香港的一家醫院,不久就去世了。

而他住過一夜的酒店成了疫病向全球擴散的最大中轉站。住在這位醫生隔壁房間的一位加拿大老太太,也許從未跟他碰過面,卻被傳染上了,並將SARS病毒帶回了加拿大,進而通過乘坐飛機擴散到北美大陸。

這位加拿大老太太在住院期間,又感染了一位菲律賓籍的女護工,之後這位護工回到菲律賓度假,又把病毒帶到了菲律賓。

跟那位廣州醫生住在香港酒店同一層樓的兩位新加坡姑娘,感染上SARS病毒後,又將病毒帶回了新加坡,感染了家人,也感染了親戚、牧師以及醫護人員。

還有一位美國商人當時也住在香港那家酒店,將SARS病毒帶到了他經商的越南河內。

2003年3月中旬,世界衛生組織向全球發佈了SARS肺炎的警告,指出了該病的高傳染性、高死亡率以及在醫院、酒店以及飛機等處多發、傳播擴散等性質。

3月15日,一架由香港飛往北京的國航班機上,有一名乘客發燒、咳嗽,感染了同機的20多位乘客和空姐,這些人又把疫病傳染給了大約400多位醫護人員及看護的家屬,使SARS病毒迅疾在北京傳播開來。

僅僅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SARS病毒通過受感染者的幾次飛行,輾轉傳播了大半個地球,最後使北京淪陷成爲疫情中心。

而在當時,大多數人還不知道這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瘟疫。

經過各國科學家的攜手努力,2003年4月上旬,終於發現SARS病毒是一種冠狀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這種病毒直徑約100納米,形似圓球狀皇冠,上面有很多荊棘(釘子)狀的蛋白 ,故人們稱它爲冠狀病毒。


其實,冠狀病毒對科學家們來說並不陌生,過去能感染人體的冠狀病毒,是一種毒性比較弱的鼻病毒icon,也就是引起人們普通感冒的病毒,普通感冒通常只會引發一些輕度症狀,而且很快能自愈,遠不像SARS病毒有如此大的殺傷力。

2003年春天,平時熱鬧喧囂的北京幾乎像一座空城!

2002-2003年的SARS疫情暴發雖然來勢兇猛,疫情中,全球被感染人數不到1萬人,死亡人數在1000人以下,可以說是史上全球性瘟疫流行中規模最小的一次。

這是人類的僥倖吧。

但是,這一次,20年後的今天,好像就沒有那麼幸運。  交通的便利通達,人羣的遷徙流動,都成爲病毒擴散的便利條件,它們可以“漂洋過海來看你”,以人傳人飛快的增倍速度波及,此起彼伏,纏綿不休,全世界地球的每個角落都被波及。

3年下來,人類與病毒的較量形影不離、膠着鬥爭的共生狀態。

也許,作爲萬物之主的人類,我們該停下思考,這肆虐的疫情,究竟爲什麼大面積出現? 而我們又該怎樣探找出路,修復一個天然無毒無害的生活環境。

2023-1    風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