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 病毒的“庐山真面目”


我们肉眼看不到东西太多了,即使你的眼睛视力好到1.5。

好多年前上班时,听到过一件真事,听我们主任说一个才毕业上班没几年的小伙子,他学的是检验,自然分到检验科,主要干的就是在显微镜下数病原微生物,各种各样致病菌。  有次,他在镜下观察自己的手,一看吓一跳,这手上分明散在好多不明脏物质,虫卵、细菌…… 简直太恶心了。

他就有了严重的职业病,总觉得自己的双手不干净,除了清水洗手还要加用肥皂,每天次数频繁地用医用酒精消毒自己的手,用的太多太狠,那手的皮肤也受不了啊,眼见着皮肤被消毒液腐蚀,变差。

后来,他不敢吃饭,怕手上的这些细菌吃到了肚子里,引发疾病。再后来,他真的是把自己活活饿死了。

唉,不知道,他如果在今天还活着,看见电子显微镜下这么多新生的“病毒” 模样,是不是被吓死。

我只能说,电子显微镜帮助我们“看见”了一个微观的世界,那里有寄生虫、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螺旋体、放线菌……

看看这病毒的外表,制作下来像一幅幅美丽的艺术品。

病毒是极其微小的颗粒,一般不超过300纳米长(1纳米约等于1毫米的一百万分之一),是细菌大小的一千分之一。

病毒小到连在一般的光学显微镜下都看不到。但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常见病毒显示出不同的大小与形状。

ps:

有的病毒只有十几纳米,一般不超过300纳米长。


这也强调了,当下的疫情时代,为什么要戴防护力强的N95口罩,因为一般的口罩根本阻挡不住这么微小的病毒。

KN95口罩是我国用于防非油性颗粒物(包括微生物、粉尘、水泥尘、酸雾、新冠病毒等颗粒物)的口罩,这种口罩的材料可滤除95%的非油性颗粒物。

想想,以最大的300纳米来算,也就意味着把10万个300纳米的病毒头对头脚对脚的连起来,我们大致才能看到3厘米那么大小。这些病毒,真的是杀人于无形啊。


(但,也有例外,新发现的巨型病毒可大于1000纳米,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大),而细菌比大多数人体细胞要小很多很多。

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自己的细胞的,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人体细胞以及细菌。

小的病毒颗粒只有十几纳米长,比如口蹄疫病毒;大的可长达300纳米长,比如麻疹病毒。病毒的形状与复杂性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病毒圆圆的,像炸出的爆玉米花似的,比如天花病毒;有的是球状的,比如流感病毒;有的呈条形或棒状的,比如烟草花叶病毒。

还有的病毒形状更复杂,比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是由20个表面组成的多菱形球体,每个表面呈等边三角形。而有的病毒,看起来像蜘蛛或小型的阿波罗着陆舱,比如噬菌体病毒(专门以细菌为宿主的)。



病毒颗粒由三部分组成:

1.核酸:一套遗传指令,DNA或RNA,单链或双链(即双螺旋)。

2.蛋白质外壳:包裹并保护DNA或RNA的外壳。

3.脂质膜:包裹蛋白质外壳的一层保护膜;只有一些病毒有脂质膜,比如流感病毒,这类病毒又叫包膜病毒。没有脂质膜的病毒,称作裸露病毒。

病毒内没有什么化学装备(即缺乏一种大分子生物催化剂——“酶”),因而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病毒最多带有一两个酶,用以解码遗传信息。

因此,它必须找到宿主细胞以便生存与繁殖。离开宿主细胞,病毒什么也干不成了!


那么,病毒是如何攻击宿主细胞的呢?

<未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