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瞬間洞察事物的本質--2023-01-15

第一  我們爲什麼無法通過現象看透事物的本質?

要回到出這問題,我們先引進一個概念:

(一)認知盲區:你對事物認知會被你的生活的環境和學識、眼見等因素侷限。認知侷限只能讓你看到事物的冰山一角,無法看到事物的全貌。比如說;秦始皇永遠不知道5000年後進你生活樣子,你也不知道5000以後人們生活的樣子。你不知道銀河系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有沒有外星人。你看這都是我們的認知盲區。認知盲區是阻擋我們認知事務的核心殺手。

(二)思維懶惰:大腦懶,本能的就會走思維捷徑,形成了懶思維的慣性。什麼是思維捷徑,思維捷徑就是思維問題完全靠過去的經驗,而不是獨立思考。

比如:孩子哭鬧,你不分青紅皁白大棒子伺候,孩子不哭鬧了。第二次孩子又哭鬧,你又是大棒子伺候,這樣就形成你的行爲習慣,只要孩子哭鬧就大棒子伺候,而不是去探尋每次孩子爲什麼哭鬧,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孩子哭鬧問題。

這樣,不再思考的習慣就會讓大腦就會越來越懶,再也無法探求事務的本質。

第二,要解決以上兩種問題,必須刻意練習出兩種能力,

第一能力:是打破認識盲區的能力,如何做呢?

1 認識到自己處於愚昧之巔。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能力欠缺的基礎上得出自己認爲正確但其實錯誤的結論。翻譯過來就是,越沒有能力的人越盲目自信。

孔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世界之大,很多事情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要有知無知的思維意識。

我是如何解決的呢?當我遇到一件事情與我的認知不符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是否我就是那隻井底之蛙。我的經歷、學識、無法理解這件事情。我認識到了我的無知,我就去不斷的努力學習。

2 就是掌握更多的思維模型和元認知知識。通過學習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框架。

第二能力:就是打破思維捷徑:

1 刻意練習調整看問題的視角。遇到問題,就視爲它是現象,在現象的背後再看這個問題是什麼問題?遇到任何問題就認爲它是現象,這不是本質,某某纔是本質。

下來再認爲這個本質可能也是現象,背後還有本質。就這樣不斷的探求事務最後就看到了本質,找到你解決問題的答案。

2 養成深度思維的習慣,倒退因果鏈。5why思考法是做好的因果鏈倒退思考法,就是不停地問爲什麼?直到逼近你要解決的問題,這樣最終你就找到你要解決問題的本質。

總結:一切都是現象,打破認識盲區,打破思維捷徑,一直追問問題是什麼?爲什麼?直到找到問題的核心本質,直到到問題的最終答案,否則就誓不罷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