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一味地沉溺於悲傷,新年來臨,要滿懷希望!

1.所謂“希望”

什麼是希望?魯迅這樣說:希望本無所謂有的,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這句話我一直記得,但有時候想想,還是覺得想不明白的事情,蠻多的。

就當下的這個風雲詭譎的時代來說,我很難用“滿懷希望”,來形容當下的年輕人。似乎除了小孩子,所有的青年人身上的重擔,從未如此地沉重過。

一場新冠,奪去了多少人的生命?意外似乎隨時會來,我們怎敢設想過於遙遠的未來呢?

然而,儘管如此,我們也依然要擁抱希望。沒有希望的人生,比單純地窮困要可怕得多。這兩者,一個只是單純地傷害一個人的肉體,但另一個,卻直入靈魂。

也正因爲我們沒得選擇,所以,重拾希望,正是我們勢在必行的一個舉措。

2.重拾希望,新年,讀《希望之書》

在前兩年,我讀過一本漫畫,一本叫作《叢林守護天使》的作品,它講述的正是生物學家珍·古道爾的故事。像她這樣的人,全世界都沒有幾個。那本書裏,最初的珍·古道爾還是一位少年,她從小就癡迷於動物的研究,終於, 在貴人的資助下,她得以開啓了偉大的動物保護事業。在黑猩猩研究領域,珍·古道爾是權威的專家,像她這樣的人,我們似乎除了敬仰之外,也沒法效仿什麼。

然而,今年的年初,我又很巧合地讀到一本和珍·古道爾有着密切關係的《希望之書——珍·古道爾談人類的生存、未來與行動》,這本書是美國著名的暢銷書作家道格拉斯·艾布拉姆斯珍·古道爾的對談記錄。在《希望之書》中,道格拉斯·艾布拉姆斯與珍·古道爾共同探討了有關“希望”的話題。

在《希望之書》中,我們得以站在人類學家的角度,從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總結出很多富有智慧的經驗教訓。

與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討論的希望有所不同,這裏的希望,不僅僅指代一種精神方面的力量,通過珍·古道爾的敘述,我們可以更真切地感受到,所謂的希望,如果不付諸實踐,也只能淪爲空想。

正如《希望之書》中所言:希望是一個常常被誤解的概念。人們往往以爲它只是一種消極被動的一廂情願:我“希望”什麼事發生,但我什麼都不用“做”。恰恰相反,真正的希望需要行動和承諾。

3.我們的“希望”在哪裏?

先來看《希望之書》,我們通過對珍·古道爾女士經歷的瞭解,能夠更深切地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然而,這不是這本書的全部意義所在。

除了動物保護方面的智慧,實際上,珍·古道爾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說,我們該如何對待生命?我們該如何對待衰老?我們該怎樣面對傷痛?我們該如何開始行動……

在珍·古道爾的故事中,我們總能看到她獨特的思考。

除了精神方面的啓發,《希望之書》的內容在邏輯上,也是無比清晰的。從對“希望”概念的總體論述,到接下來,分述珍·古道爾女士之所以對人類滿懷希望的四個原因。

這四個原因,分別是:不可思議的人類智識、自然的韌性、青年的力量以及人類的不屈精神。

像《希望之書》這種對話的文體,更讓我們能夠以一個聆聽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在踐行信念方面,珍·古道爾絕對是我們的榜樣。在《希望之書》的第三部分中,“成爲希望的使者”,我們能夠看到珍·古道爾在動物保護事業方面很多重要的閃光時刻。

4.擁抱屬於自己的希望

除了要對人類未來命運滿懷希望以外,我們還要關切當下,尋回自己當下生活的信念。不管外界環境如何地糟糕,我們總有破局的希望。堅持下來的人,就能收穫新生。

面對生活的重壓,我們首先要活下來。喫好每一頓飯,爭取每一天,都盡力而爲,不留遺憾。這種務實的生活態度,遠比虛無縹緲的幻想讓人更覺得踏實。希望誕生於我們的內心,同時,希望也生髮於我們的行動之中。

沒有行動,就幾乎沒有了希望。放棄什麼,也不能放棄進取的精神。儘管這個過程,難免悲壯,可誰的生命不是如此呢?

雖然,我們沒有幾個人,能活成珍·古道爾的模樣,但我們能有自己的熱愛,就能擁抱屬於自己的希望。好好生活,新年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