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羞於談錢,是你我應對現實的成熟

文字 · 匡開草

01

在和每天固定都會東聊一句、西聊一句的好友之間,搜索關鍵詞:“錢”,顯示出的“相關聊天記錄”的數量明顯要比互相詢問“喫什麼”高出許多。

在這一衆聊天記錄當中,我們除了會分享網絡中漂洋着的與金錢相關的段子以外,更多的是在表達成年之後我們對於金錢的渴望,以及對“如何獲取金錢”的各種不切實際的,或荒唐,或浪漫的無邊想象,就比如“怎麼樣才能跳過工作,有錢?”

02

在這一衆段子之中,有直面對金錢的日思夜想,“我每天腦袋裏會突然蹦出‘想要錢’三個字,真的就是每一天,突然蹦出來,每一天哦,這頻率遠遠高於‘我餓了’。剛纔我端着咖啡在喝,一口下去,腦子:‘想要錢。’”有感嘆難以暴富之後轉向的及時享樂,“朋友,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只知道享受生活,享受美食,那麼等你老了就會發現,基本上什麼遺憾都沒有了。這樣老了以後,即使沒有錢享受,你也會說二十歲就喫過了,玩過了。”

有對於通往我口袋裏的錢,怎麼偏偏就路途坎坷且遭遇荊棘的調侃,“爲什麼別人的錢都像大風颳來的,而我的錢就像被大風颳走了?”以及“錢是怎麼來的我清清楚楚,因爲來的少;錢是怎麼沒的我迷迷糊糊,因爲剩的少。”有試圖通過節流省下錢卻被現實痛擊後的頓悟,“存錢,不會讓人變有錢;有錢,才能讓人存下錢。”還有認識到“生活中百分之九十九的煩惱來自於你沒有足夠的錢”的進階思考,“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但,如何有錢?纔是你最大的問題。”


03


對於我來說,很多很多的錢向我湧來的情況,我還沒遇到過;很少很少的錢向我卡里固定打來的情況,我就在工作時遇見過。但打工人的夢想,不就是“怎麼樣才能跳過工作,有錢?”

年少時,或許應該將範圍框定得更爲準確一點,在我還沒有依靠自己賺過錢以前,我對“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的認識遠不夠深刻,只覺得張口閉口都提錢的,必定會被我稱爲不堪入目的俗人。但如今,我日常口語對話、微信聊天記錄的數據,若是被年少時的我捕捉到,再以年少時的我爲評價標準,必定會給成年後的我貼上一個撕都撕不下的文字標籤,“此乃俗人一枚。”

此刻,我躲在爲我遮風避雨的屋檐之下,咀嚼着令我飽腹的全麥吐司,喝一口暖我心脾的美式咖啡,低頭瞧了瞧那在生活中已經撕不下的每日標籤,喃喃道,“真乃俗人一枚。”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