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念起

文/王瑞丽

    时光悄然过,步履匆匆行,过了腊八节,转眼又是小年到。

  小年,又称祭灶,灶王爷上天禀报人间善恶事的日子。小时候,就知道祭灶要吃芝麻糖,喝疙瘩汤或吃饺子,不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奶奶告诉我,祭灶时,灶王爷吃了芝麻糖,甜的他就不会到天庭向玉帝禀报人们在凡间做的坏事,或听到的坏话,这叫贿赂。喝疙瘩汤,和吃饺子就是要把灶王爷的嘴给糊住了,捏住了,他也不会到天上告状了。所以呀,灶王爷是咱们的一家之主,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犹记得,二十六年前的一个小年,妈妈赶会买了两袋芝麻糖,摆放在八仙桌上,说是供享供享,让灶王爷先吃,晚上吃祭灶饭时才让我们吃。淘气的小弟哪能等到晚饭时,趁妈妈出去的一会儿时间,偷偷地跑到八仙桌前,拿起一袋芝麻糖,撕开一小口,从小口里掏出两根,又把袋子摆放到原来的位置,东瞅瞅,西望望,嘿嘿,没人儿!一溜烟跑出去了。我就在躲在门口盯着他,见小弟溜走之后,我进屋拿起那袋芝麻糖瞧了瞧,禁不住笑了,小弟点子还挺多,偷梁换柱,拿一根光溜溜的小棍放进去,充当芝麻糖。正准备把小棍拿出来,小弟又回家了,听脚步声又要进这屋里了。我连忙把芝麻糖放回原处,躲到了柜子后面。


  “ 嘿嘿!芝麻糖真甜,你吃不吃,我妈妈买了两袋呢!在我家八仙桌上供香着,我再去偷两根回来,咱俩一人一根。”小弟的声音很小,但很得意的样子。


呵!这回不是他一人回来了,还有同伙呢!我躲在柜子后望门外瞧了瞧,他俩还真蹑手蹑脚地来偷芝麻糖了。


“小浩,给我拿两根呗!”哈!这同伙还真贪心呀!


“虚——小点声,我大姐在那屋看书呢,别让她听到了。你帮我看着点,好,给你两根。”掏芝麻糖的手法还娴熟呀,一个小口,一点没有被撕破,掏的剩两根了。


我透过柜子的缝隙,看得清清楚楚,又好笑,又好玩。这俩小鬼,我陪他们玩玩。我捏着鼻子,发出一些怪声。


“这是给我灶王爷的贡品,小鬼居然给偷吃了。我要到天上禀报,抓你们回去!”


“小——小浩,谁——谁的声音?”呵呵,小家伙害怕了。


“不知道——我奶奶说,芝麻糖是给灶王爷吃的,不让我们先吃,我们——我们偷吃了,是不是——”小弟听到突然有人说话也是有些恐慌,他擡头看了看墙壁上贴的灶王爷的画像,嘴也没动,眼睛也没动,画不会说话。他又向房间四周看了看,觉得有些怪怪的。


“你是——谁?小浩,我不吃你家芝麻糖了,给你,我——我走了啊!你家有鬼呀!”小家伙吓得把芝麻糖塞到小弟手里就往门外跑。


“别跑!别跑!这声音我听得可耳熟。好像是我大姐的声音,你去看看我姐还在不在那屋里看书。”小弟把芝麻糖放在八仙桌上,那一脸的惊恐与疑惑表情,我再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大姐!真的是你!我就猜到了!吓死我俩了你!”小弟见我从笑着从柜子后走出来,深深呼一口气,额头上有汗珠。


“呵!你们这俩小鬼头,居然偷吃灶王爷的芝麻糖,还把小木棍塞进袋子里,充当芝麻糖,想把灶王爷的牙齿硌掉呀!鬼点子那么多!”我刮了小弟一下鼻子,把他偷偷撕开的那袋芝麻糖给他俩分了,两个小家伙高兴的哟,蹦跳着玩去了。


    好像,那年,小弟才七岁。

很清楚的记得,十五年前的祭灶,没有祭灶。腊月二十一下的那场大雪,还没融化,道路结冰,路滑,难走。我腹中的晴丫头,已经临近预产期。先生陪着我来母亲家里,一路的哀伤。大街上,浓浓的年味,红灯笼,鞭炮,鸡鸭鱼肉,青菜水果,糖果,礼品箱。小贩们响亮的吆喝声,叫卖声。熙熙攘攘的人群,赶集买年货。先生搀扶着我从热闹的集市中穿过,只觉得一切都与我无关,仿佛,这是一场电影,我听不到任何的声音。祭灶了,母亲屋子里的八仙桌上没有芝麻糖,晚饭也没有疙瘩汤,没有饺子。

  那天,是小弟离开的第三天。

时光匆匆,小年,大年,一年又一年。今儿,又小年了。似乎,对这个节日已经不在意了。但,总会念起一段段往事来。

    小年又至,天堂又飘雪。时光匆匆忙忙,经历悲欢离合,这些年,忙忙碌碌,拼搏四季,小年,却不再有团聚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