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麻寧

今天閱讀第六章

我看到最後一頁有一首小詩,讀來讓我入心:

傷心最大的益處,梅林回答說:是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只有一樣東西可對付它——學,

學習爲何人世如此如此滄桑,

學習什麼是令他變遷?

只有學習能令你的思維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懼或懷疑。以及永不會起後悔的念頭,學習這東西最適合你。

不可否認,我也一直在學,我不喜歡無知的感覺,但是卻並不明白真正學習的方法,這兩天我見了許多朋友,大學畢業後十年未見的霞,今天在帶娃玩娛樂項目的時候碰見了高中畢業後二十年未見的麻寧,我們沒有疏遠,感覺二十年彷彿彈指一揮間,我倆還一起玩了採礦,撈那些掩蓋在泥沙裏閃閃發亮的玻璃鑽石,二十年後竟然還能在一起玩小時候沒玩過的“淘礦”。

認識她,是因爲我的“衝動”,想認識你,那時候我在礦中,她在市高中,我聽說當時很流行的一本雜誌《萌芽》上有一篇一等獎的作文,作者就是附近重點高中的麻寧,那時候我形單影隻,也喜歡寫點東西,就在下午放學後,晚自習前去找她,挨個班級去詢問,認不認識一個叫麻寧的女生,終於問到了,她款款地從教室裏走出來,微笑着,忽閃着大眼睛,我給了她一篇自己剛寫好的小說《魚王》,聊了很多,她請我去快潔小喫吃了砂鍋,又見過幾次,再後來,高考後就沒有聯絡了,直到今天,爲什麼還能認出她來,因爲偶爾會刷刷她的微博,看到她結婚、生女,今天,我竟然認出來她,她也想起了我。


晚上見初中同學王芳,我倆笑稱這是跨學區跨學科線下教研。

總之,想說的是,想去見的人一定要去見,你可能會因此改寫人生。不要怕這怕那,勇敢向前走,總會遇見盛典。

你是誰,身邊就會留下誰;你是誰,就會認識誰;你是誰,就會記得誰。

我問朋友,提高教學技藝的方法是什麼?朋友告訴我:不停地打比賽,不停地講,評委給你評的多了,你就知道了。去實踐,這些年,我總結出一句話:在做事中學會做事。憑着本心去做事。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好。

想學習怎麼與人交往,去與喜歡的人交往啊。

想學習怎麼講故事,去講故事給別人聽啊。

想學習成爲好媽媽,去行動反思再實踐啊。

想塑造成爲更溫暖的人,去微笑啊,去變美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