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如果你的善良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你還會堅持善良嗎?

對於這個問題,可以簡單從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提問的人是否認爲“善良”和“傻”是一樣的。在想到善良時,最先想到的角色是唐僧,作爲慈悲爲懷的出家人,唐僧的善良毋庸置疑,但他的“善良”是基於佛教的清規戒律,普通人做不到。即便如此,唐僧也不是因善而蠢的人。經歷了一些妖魔鬼怪後,他會對不尋常的地方有疑心,面對來歷不明的人時會提高警惕,在特殊時期的化緣、借宿,會讓沙僧或自己去問,因爲擔心悟空和八戒會嚇到別人。

第二,需要認清這個問題背後的不合理信念:所有的“善良”都需要得到應有的回報。不說“施比受更有福”這樣的雞湯話,只需要想想自己的行爲,是否真的對每次“善意”都有迴應。一個人不可能做到事事有迴應,哪怕面對的是“善意”也不能。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往經歷,是否有過類似的情況,不管是因爲情緒低落,還是因爲沒有覺察到善意,或是後知後覺的情況,自己沒有及時迴應得到的“善意”,這樣的“錯過”每個人都曾經歷過。

第三,是一個終極問題,思考自己是否是個善良的人。以《甄嬛傳》中的角色舉例,甄嬛被逐出宮、去甘露寺清修,依舊是個才情兼備的女子;高傲的沈眉莊,失寵之後會選擇服侍太后,保留自己的高傲;浣碧爲了更靠近果郡王想讀書認字,但依舊還是靠小心機嫁給了果郡王;而一向自卑的安陵容,哪怕成爲寵妃,也藏住不自己內心的自卑。當看到“是否堅持善良”後面藏着的問題是“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還是一個普通人,或者是一個偶爾善良的壞人”,這個問題就自然有了答案。

(文原創,如非授權請勿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