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而陶聊茶:七十五.安化黑茶独严冷(6)



  那次安化之行让我激动且不能忘怀的是,在朋友的深山茶园中意外遇到了一位茶界前辈,一位让我仰慕已久、十分尊崇的长者,于我来说是灯塔般的存在。为了考察野生茶树,我们一行四人驾驶越野车在紧邻悬崖绝壁的碎石小路上颠簸翻越了两座险山,至无路的野山下车,开始徒步攀山。突然,风急云卷,雾满山岚,雨下来了,无处躲藏。前辈说:“打伞,走,继续前进。”。伞下的前辈在山岭间稳健前行,虎虎生风,不落人半步,实令我等唏嘘。

  这样,我们又在雨里攀过两座高山。峡谷幽深,清溪潺潺,四个人打着伞行进在雨中苍翠的林间,遍赏了开满山坡的缤纷野花。被雨水淋打的花儿跟路边青竹伸出来的叶片儿不停地向我们点头,像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惬意畅快。转入山坳,领略了难得一见的丰水期奇绝的八仙瀑布。洁白的瀑水喷涌而下,落入一泓碧潭,潭映树影,雨打心弦,山路崎岖,似水流年,有雨趣而无淋漓之感。

考察完毕,在深山原著民朋友的家中用餐。其间我们探讨了云台山大叶种、野生菜茶及选育品种的诸多话题。跟之前接触、学习过的一些师长不同,这位茶学前辈解答我疑惑时的言语,像极了外科大夫握着的手术刀,刃上闪着耀眼的锋芒,这些锋芒,直劈痛点,让人解快。向前辈询问对安化黑茶的意见,老人手捻银髯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好茶在安化呀,看看这青山,瞅瞅这涧水,瞧瞧那野花,千两茶就是在这样的大自然怀抱下孕育出来的。千两茶,中国的好黑茶!你们这帮娃这么爱茶,千万别把这好东西丢下,要把它发扬光大。”。

  为学莫重于尊师。知者解惑,习者有获。向前辈请教习茶及对时下混乱茶界的看法,“给人以乐(yue),三生有幸;给人以乐(le),其乐融融。不是讲几堂课就高尚了,也不是出本书就能永存了,把自己投进历史当中,人才能永存。有麝自然香,无需大风扬。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的!”,老人家说得我捧腹,他自己也笑了。“您看”,老人冲前一指,顺着他的手我扭头看,西边山坡上立着几株欣欣的向日葵,“要学它们,做一个积极吸收正能量的人,哪儿有阳光就往哪儿转。一个习茶的人,只要心里充满了阳光,人生即便下雨,也会变成春雨。习茶要有耐心,要有恒心,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自有它的时间。”。寥寥数语,深奥的道理瞬间明易。

  是日,热情的主人于山中留宿。我们住的是依势搭建的悬在半山的木屋。屋子对面三里处是一座笔架山。天晴气爽,极适山顶观月,我决定晚饭后攀笔架山赏月。农家晚饭吃得早,六点前用毕。饭后稍事休息,出发。临顶,竟已有人先至,背对我,负手立于一青石台,夜风过身,衣角飒摆。是前辈。我有点激动,没敢打扰。皓月于空,银光漫撒,山顶孤寂清冷,前辈正仰头凝月。一刹那,想起了黄易《覆雨翻云》中的浪翻云,“当众人眼光移往峰顶时,在明月当头的美景中,一幅令他们终生休想有片刻能忘掉的图象展呈在壮阔的视野中。浪翻云揹负着名震天下的覆雨剑,傲立在峰顶一块虚悬而出的巨岩尽端处,正闲逸地仰首凝视着天上的明月。”。有思想的人都很寂寞,只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更甭说这种高手中的高手。我想。

  “来了”,前辈回头冲我莞尔一笑,“来了。跟您想到一块儿去了,就想到顶上来看看月亮,难得的好天气。”,我边笑答边迈步跨了上去。“是啊,今晚的月色真美,我们都好福气。看,多棒的茶山,多好的生态,不把千两茶做好,你我同志都对不住大自然的这份恩赐呀,努力吧!”。我点头称是。“前辈,方便留个联系方式给我吗?我于茶学尚浅,得空时想跟您请教。”。“这个太没问题了。”,前辈爽快地答道,“下山,我写个给您。”。“太感谢了。”,“感谢什么,相遇,缘份使然。不谈亏欠,不负遇见,即可。”其时月朗星稀,山顶石台如积水空明。松柏投影于地,似交横在水中的藻荇,参差错落。真是应了苏子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之语。

  说实在的,就是此时北京家中,笔尖在纸上划动,一行行记述着这件事情,依旧让我激动不已。真的按捺不住那种激动,都不由自主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在屋子里来回地踱步。我福非浅。

  千两茶,它是在大自然中真正通过日晒夜露、湿热交替呼吸作用发酵出来的黑茶。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发酵的黑茶的光大必然会落在千两茶的身上。这是自然跟历史的选择。

  在这里我真心地想说一句话,希望咱们茶农朋友跟茶叶的制造商,多做好茶、良心茶,把千两茶发扬光大。这样实际是双赢,自己的生意也会得益于此。安化茶,“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多厚重的茶历史,多好的山场生态,万不可负了生养自己的绿水青山。

版权声明:本文为简书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创撰写,欢迎茶友在简书上转发,交流茶知识。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