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崛起》:看懂“反常”,探索財富增長密碼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出現疲軟,明年的經濟會怎麼樣?個人的資產還有增值的機會嗎?大學畢生是選擇就業還是創業呢?要想找到答案,就得看清過去中國經濟超常發展的邏輯,瞭解未來增長的密碼,纔會應對世界變局的挑戰。

《大崛起》是趙燕菁教授通過11年置身城市規劃發展的觀察,7年置身大學進行學術研究思考,從城市和與城市最密切的“土地財政”入手,解釋中國經濟的增長。爲什麼政府要搞大拆建,爲什麼房地產成造富神話?爲什麼房價會節節攀升?她藉助獨特的窗口,觀察經濟演變,運用紮實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尋找財富增長的處方。

一、經濟發展的信心

疫情的衝擊,科技的封鎖,經濟全球化的解體,使得我國經濟增長乏力,有些悲觀的人開始唱衰中國經濟,趙燕菁教授相信,“一旦進入增長循環,中國崛起就不會停止。和美國崛起過程中反覆出現大蕭條類似,中國現在的困難不過是“大崛起”路上的頓號,而不是句號。”信心來自於我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基本完成,來自於制度的創新。

經濟面臨困難,是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現實。原因是多種因素的疊加造成,但最主要是發展階段的轉變引起的。我國經濟正在從高速增長的投資型模式,向高質量運營模式轉變,從“高速度”到“高質量”轉型的過程,出現危機的概率較大,意味着固定資產投資減少,貨幣供應不足,按照原有的土地金融路徑無法解決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必須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化危爲機。

常態增長與危機增長最大的不同是,常規狀態下的要素(資本、勞動、土地)處於活動和短缺狀態,危機狀態下要素處於閒置和過剩狀態,制度設計就是要把閒置的經濟要素重新動員起來,投向常態上難以吸引要素進入的領域,是危機增長的主要模式。趙燕菁教授認爲,建立新的危機貨幣供給渠道,讓危機貨幣順利進入實體經濟,可以很好地化危爲機。比如實施國家保障房計劃,政府買地投資建設保障房,既可以大量使用農民工,解決失業問題,可以大量消耗鋼材、水泥等材料,解決生產過剩問題,還可以通過“先租後售”“共有產權”等模式,幫助新市民完成家庭重資產的配置,使無房戶跨入中產階級。又比如可以推出國家海洋開發計劃,國家百萬程序員/職業護士培訓計劃、人民幣國際化計劃等等多種危機貨幣政策和危機財政政策,把大危機轉化爲大增長。

改革開放的幾次大增長的歷史,都可以看到危機增長的影子。1989年西方對我國經濟封鎖,我國開創了土地有償使用的先河,實現了城市的大發展。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危機,我國啓動了住房制度改革,盤活了住房這一巨大的閒置資產。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襲捲全球,我國啓動了以高鐵爲旗艦的基礎性戰略資產項目,使經濟總量迅速超過了日本。

由此可見,危機既是考驗,也是機遇,迫使我國進行制度創新,改換模式,找到切合實際的發展模式。我也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

二、改革開放之外的因素

經濟發展的起步得益於改革開放,但比我國更早推行市場經濟、更早加入WTO的國家,並沒有取得和我國相同的經濟績效,中國超常發展的重要因素是土地財政。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的城市還處在自然發展狀態,剩餘資金的積累,極大地限制了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使得城市難以發展,工業化難以實施。深圳學習香港城市發展的經驗,嘗試把土地市場化,出讓城市土地使用權,爲基礎設施建設融資,用土地做抵押從銀行拿錢,從而獲得了原始資本,就這樣投資、再抵押、再投資,自我循環,加速了積累。

“土地財政”得以實施的條件,是新中國成立後,實現了私有土地公有化,土地成了非市場的物品。市場化把土地變成了資本,只有資本才能做抵押,給各級政府“憑空”創造出一大塊財政資源和抵押信用資源。從而使得全國各地城市化建設快速推進,工業化也飛速發展,城市的房價也是一漲再漲。

早期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部掠奪完成了,我國通過“土地財政”制度的實施,使地方政府迅速暴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原始資本。城市化以“反常”的速度和規模增長,令世界驚歎。

土地財政的實施,也使得住房變成了商品房,有了金融的屬性,敏感的投資者捕捉到這個信號,把自己的房子向銀行抵押,獲得資金買房子,再抵押,再買房,很快就跨入富人的行列。但大多數人沒有膽子,沒有眼光,沒有知識,靠工資積累買房,結果發現工資增長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房子成了他們心底最大的痛。“土地財政”也拉大了貧富差距。

三、政府職能的變化

傳統政府是全能型政府,管理人們的喫喝拉撒睡到生老病死,政府和人民的關係是管理和被管理的關係。現代政府是服務型政府,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個“平臺企業”,爲人們提供各種服務,政府才人民是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的關係。城市政府同企業家一樣,其核心工作就是發現並設計最優的公共產品,收取各式各樣的稅和費。

由於我國的股市、債市落後於發達國家,融資的能力無法支撐跨越式發展的需要,所以資本市場主要靠政府的力量,那就是土地金融,通過“有爲政府”,來發展當地經濟。

以政府信用爲支撐的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是市場的核心“企業”,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在短時間內創造了大量的“廉價”資本,使政府有了承受鉅額高風險投資的能力,因此中國經濟是政府“重資產”,--“國進”,民營企業“輕資金產”--“民退”。在政府投資金成功後,民營經濟的“輕資產”嫁接到政府的“重資產”上,政府的公共投資是企業私人投資的基礎。比如高鐵建設,芯片研發,超高壓電力網等。

“國進民退”,我曾經以爲反常,通過趙燕菁教授剖析土地財政的本質,認識到這是土地財政、有爲政府、投資金風險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有別於西方國家的市場現象,也是民營企業能夠蓬勃發展的基礎。

我的朋友老陸有一個家庭小作坊,產品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市場上相當受歡迎,受限於資金金和土地,無法擴大生產。當地政府瞭解到他的情況,邀請他把企業搬遷至開發區,開發區的土地已經由政府三通一平,交通便捷,配套設施齊全, 還享受多項優惠政策。老陸用家庭工廠抵押貸款購買土地,接着再用購買的土地作抵押,獲得建設資金。三年就達到了量產,成了一家規模企業,上次稅收也大幅度增長。

四、結語

《大崛起》是一本解讀中國大崛起有獨特見解的書。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王建稱讚她是國維最活躍、最有創造性的中青年學者。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說她有實際工作經驗,善於觀察和獨立思考。這本書不僅對學習經濟學的專業人士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對於一般的普通人瞭解經濟發展趨勢,掌握財富密碼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房子是什麼?既是是住的,也是金融產品。創業沒有啓動資金怎麼辦?可以用未來收益進行貼現。危機面前如何應對?轉變觀念制度創新......

我們每個人都要要和財富裕打交道,瞭解經濟發展趨勢,懂得財富增長密碼,可以讓我們生活從容,應對自如,實現自己的財富人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