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先“止”,方能“正”

2023的春晚中,沈腾与马丽表演合作的爆笑小品《坑》,可以用三个字形容:麻辣鲜。

沈腾演绎躺平式干部,并喊出座右铭:“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口号,与现实如出一辙。就在十几天前,我真的亲耳听见某位领导这样说。

针对沈腾饰演的躺平干部,马丽饰演的马局长评价:“像你这样的躺平干部,看似人畜无害,实则危害极大,阻碍了社会发展,影响了干部形象,最主要的是,伤了百姓的心。”

由此,孔子引用周任的“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就跳出来了。针对这8个字,南怀瑾先生这样说:

一个人做人家的干部,高级的干部也好,基层的干部也好,要把自己的力量尽量贡献出来;否则自己不愿意干的,就早不要干。这就是现在讲的责任问题。既然担任了这个职务,就要在这个班次之中,职位上面,贡献出力量。如果所提出来的意见,而结果人家的作为,违反了自己所提意见的真理原则,就宁可算了,可以不干,既然做不到就算了。

“不能者止”换句话讲就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然,许多人不自知,上了位就不下位,导致一个又一个“人工坑”。如“马局长”不掉进坑里,占位的人依旧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人先“止”,方能“正”。尤其是个人,不能“知止”,就会给自己挖一个坑又一个坑,你每天都忙着去填坑,还哪有时间精进呢?所以,对治自己的坏毛病很重要。

邻居家的儿子从14岁起就沉迷网络游戏,不断地闯祸、逃学。他的父母为了戒除他的瘾,先把他弄到某军事化管理学校去学习,花了四五万,没有一点用,儿子反而变本加厉。后来,他们煞费心思,又辗转几所学校,花了十来万,不见一丝希望,只好听之任之。

如今,他玩厌了游戏,觉得没有任何意义,还是乖乖回到了现实,边打工边读书。回顾过去的“坑”,他终于觉得自己错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算不算“止”带来的“正”呢?

由人推己,我身上的大小坑也不少。光是在“手术”与“p2p”上踩的雷,就够大的。还有买买买里的坑、花草里的坑、人际交往里的坑……它们像一棵毒苗,不断助长我的恶习,越拦头越分叉。

每当我意识到它们的疯狂,就恨不得将其连根拔起。正是这种“恨”,让我有勇气去慢慢对治它们,在当下觉,在当下正。然而,我对自己还是有点心慈手软,做不到真正地自律。只有被“困”,才会打碎自己,让“困”的木得到自由。

也许你会疑惑,这怎么会自由?因为我晓得心灵的自由,是不需要外在束缚的,转心转念,然后知行合一即可。在“一”中,世界是调心的道具,要给自己信心与自由,才能在创造里随缘自在。

紧追《大学》中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需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很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