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拜新位

家乡的风俗,初二不串门,走亲戚只到去年家中有亡人的人家。

按当地风俗,带上点东西,到新坟前祭奠。

就算是不懂规矩的人,从门上对联的颜色,也能看出与众不同。

一般人家都帖红色对联,只有上年家中有人去世的人家,才贴那种类似深紫色的对联。

记得我小时候,也是妈妈跟我讲,以后初二不要到人家去。

她以前也不在意,心想一家人,谁会计较?

那时我们家跟二叔家挨得很近,妈妈不知道怎么走过去了,然后就跟二婶打个招呼。试探性地问她,你不在意吧?

谁知二婶马上就翻脸了,说道:今天是初二,你跑到我家,我是有点不开心。

你看,就算是一家人,不在一口锅里吃饭了,有的人还是在意。

这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初二还是乖乖呆在家里的好。

无事在家,有事还是要尽力。婆婆昨天就去三叔家帮忙了。

今天来的亲戚,都是祭拜三婶的。有人来吃早饭,有的人来吃午饭。好几桌饭菜,都要提前做好准备。

我和先生则去婆婆娘家了,有个远亲的大表嫂,去年也是生病过世了。

我们早上从超市拿了一套东西,八十块钱。开车到老表家门口,喝了一杯茶,然后开车上山,到表嫂墓前。

她的儿子一直守在那里,烧纸钱。我们磕了三个响头,以示尊重。

随后离开,回到老表家。本来要吃早饭的,只是人太多,我们俩也不想等。跟大舅妈打个招呼,然后就开车回家了。

打电话给爸爸,问家里需要什么,顺便去超市采购了零食。

回到家后发现,三叔家还有一桌没开,倒能赶上早饭。

已经开了三桌,满满一大锅面条,一会功夫就捞完了。

悄悄看下时间,快到十点了,还没吃上早饭,此时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

我跟婆婆打个招呼,说回去给儿子做早饭,借机溜了。人多时,等顿饭吃太难了,简直浪费时间,不如回家自己做。

今年初二,是难得清净的一天。他们都在三叔家,就我跟儿子在各自房间里,互不干扰。

午饭时公公回来喊我们,去三叔家吃的。吃好以后,我帮忙收了碗筷,打个招呼就回来了。

下午三点,婆婆回来了,我们一起准备明天的菜。自认为刀工不错,切菜的任务就包在我身上了。

现在要跟婆婆后面学点了,日后某天独自面对时,起码也有点底气,不至于太慌张。

每年初三,是我们家人客最多的一天。不知道明天会有多少人?这次我记录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