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无须归根

前段时间跟一个朋友说到不可能回乡生活的问题,他说落叶归根。这句话从男性口中说出太正常不过了,但于我而言,女人是没有“归根”的概念的。将“祖祖辈辈”“传宗接代”等词语挂在嘴上的多是男性,用这种词语来绑架女性,现实是,传的也不是女人的宗接的也不是女人的代,你要说个别孩子随母姓那就是要他们的命。在有些地方,女性虽然做了饭但不能上桌吃饭,不能上坟祭祀祖先……,女性又何必归这样的根?

说到樊胜美苏明玉那样的父母时,朋友直言“天下没有这样的父母”。听到这句话我只想笑,继而想到叔本华那句话:太多的人把自己视野的极限当作这个世界的极限。只要你没看到有女性被强暴,就表示这世上没有女性被强暴。不过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使樊胜美和苏明玉的哥哥知道有这样的父母存在,也觉得理所应当。前者是无知者无罪的话,后者便是又蠢又坏。

我小时候也有过不能上桌吃饭的经历,等到女孩儿可以吃饭时菜已经所剩无几,但人们会把这种行为合理化并颁发出“懂事 勤快”的勋章。女性必须包揽一切家务劳动,田间地头的活儿当然也不会少干,这样能让她们以后觅得一个好夫婿,否则便会被家暴,不在家相夫教子料理家务的女性会被社会口诛笔伐,这样的环境谁又会想要“归根”?萧冰说:可以生在那个地方,死在那个地方,但不想从生到死都在那个地方。不过我更极端一些,甚至不愿死在那个地方。我只在意生前,不管死后,死后尸体扔进山中喂鸟或是丢下水道发烂发臭都无关紧要,归不归根又有什么所谓?

我极少提及自己的家乡也极少提及童年,读书时代是我唯一能回忆并且怀念的时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句话常被父母用来教育勿生攀比之心,但我后来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解读,从前我以为自己很不幸,直到认识很多朋友,发现她们更不幸,这么说很自私很无耻也很小人之心,用朋友的不幸来安慰自己。我也不会感谢苦难,不值得有任何感谢,苦难也没有使人更强大,使人强大的是思想和心境,不是苦难的功劳。大多数时候苦难只会让人自卑、敏感、脆弱、恐惧、堕落,你没成为那样的人最应该感谢的是不屈的自己。

之后得了新冠,自嘲自写挽联,步的是明朝一名女子李秀的韵,她的经历与朱淑真有些类似,总之是封建社会荼毒女性之下的牺牲品。

妄图一笑瘗前尘,毕竟难脱苦恨身。

待到他乡埋骨后,为谁零落为谁春。

几宵魂梦与君游,醉卧难展我心悠。

如花好月浑无意,仍是冬君雪满头

此昔魂尽知有谁,万人难解万人悲。

挚友皆言不堪看,休教椿萱泪暗垂。

朋友评价我的诗有点无病呻吟,若是不将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结合起来,那么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在无病呻吟。每当读到这些作品时总觉得自己能感同身受,实际也是自欺欺人。一直有人说我不适合活在现代,我应该活在古代,少不更事时还比较认同,年纪稍长之后是一万个不愿意。即便现在男女依旧不平等,但比起古代不知道好了多少,我要是活在古代只会是死路一条,如果规训成功,也许能麻木羞耻的度过一生。

小学时爱看穿越剧,因此热衷学习历史,盼着有一天以备穿越之需。后来再看穿越剧有诸多不适,男性穿越过去也许好一些,至少不会因为性别受到太多压迫,但女性穿越过去只会更加无法适应当时的环境。一个接受过现代思想的人穿越到封建压迫的吃人社会,适应能力再强也难一时转变,更不可能像电视剧里一样大杀四方。看到《烂柯棋缘》男主计缘穿越过去时还差点死了,靠他的才华才幸免于难,因此感慨什么时代都还是必须有文化。更加坚信我如果穿越还是必死无疑,现在的大好社会我依旧因为各种不公而郁结于心,若是回到古代只会郁郁而终。

女人的漂泊感注定了她们缺乏安全感。刚听到这句话时我是不愿意主动把女性放在弱势地位的,但事实如此。结了婚的女性变得“无家可归”,没结婚大概也是大同小异。年关将近,母亲问我是否回家过年,就工作性质而言是回不去的,母亲开玩笑说:“回来也没有房间给你住咯”。其实我也从未拥有过属于自己的房间,从小的梦想就是有一间自己的书房。自从上了大学就没再回家过过年,第一年非常空虚和孤独,到后来就没太多感伤了,毕竟以后也许会有很多个年不能回家过。每次临近春节就会看到无数卖情怀的文章和视频,甚至谴责年轻人丢失传统不顾人伦亲情,难道真的是年轻人不愿意回家过年吗?大学专业非我所愿,工作非我所愿,若是没有仅存的那点精神追求支撑自己,这样的工作怕是一天也干不下去了。混迹老家会说没出息,在外打拼会说不孝顺,男性回乡尚且可以继承家业,女性大概什么也没有。

落叶就只是落叶,有的会归于土地,有的会被动物啃食,还有的会随水漂流腐烂,它们没有自己的选择,若是有选择,也许它们甚至不愿成为落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