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需要變得深刻嗎?

《君品談》節目中一位00後的網友提問:“80年代的共同語言是哲學、詩歌和搖滾,而我們這一代是網課、二次元、手辦、養生…我們是不是不如80年代的人深刻?人需要變得深刻嗎?”

作家周國平回答道,其實任何時代都不需要去尋求深刻,它不該是一個目標。“一個人要有兩點,一是不要裝、要真實,二是不要軸、要通透。”

裝,一天二天,那麼一年二年呢?就像娛樂圈的人設,崩了多少?崩之後,一地稀碎,撿都撿不起來。

其實就像我公公說的,誰也不傻,一次二次喫虧,絕不會有三次四次。被識破只是早晚的事,除非要一棍子買賣。

一個謊言,需要九十九個謊言來圓。一個虛假的人,自己活得也很累呀。真實的活着,其實是最輕鬆的。

不要軸,這個也很重要。固執的如同鑽入牛角尖,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誰有一定要拉你?很多時候,這種軸真的是親者痛仇者快。

上善若水,這是我讀《德道經》感受最深的章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 ”君子爲人處世猶如水一般,善於便利萬物,不與人紛爭不休,有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很多事,要善於“止”,更要勇於“通”。我真的覺得,有時候和年齡大的人聊天,能受益匪淺,特別是偶遇“掃地僧”的驚喜——但你會發現,這些睿智的人,都普普通通,說出來的話,也像白開水一樣樸實,但是真的是一生智慧的結晶。

有時候,我遇到問題,也會請教我婆婆。雖然她是一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但是她對農村對人情世故都會有自己的看法想法,正好可以彌補我很多不足和缺點。

有些年輕人看問題的角度和視野開闊,也是我們這些所謂中年人應該好好學習的,能刷新世界的!我遇到問題,會和孩子學生或年輕人聊聊,會從中收穫很多。比如,一些新的工具新的方法。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堅持學習更新的心態,真實地生活,通透的思考,不必苛求深刻——這就是很好的人生狀態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