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超我

我们讲道德,也讲正能量。但是道德与正能量在不同国家与民族可能背道而驰,让人迷茫迷惘甚至走火入魔。

比如《巴尼正传》中的巴尼、巴尼的父亲(达斯汀•霍夫曼饰演)、巴尼的朋友们,他们似乎都没有道德观,或者他们的道德与我们克己复礼式样的道德截然不同。

巴尼,在自己的婚礼上,对女宾米亚可姆一见倾心,立即抛下新娘和一众宾客,冒雨追到火车上,要与米亚可姆私奔。

巴尼的父亲本不支持儿子的荒唐,可是当巴尼信誓旦旦,说米亚可姆就是他一直追求的真爱,就是他未来孩子的母亲时,巴尼的父亲迅速转变了态度,大力支持儿子的选择,并亲自为巴尼和米亚可姆主持婚礼。

巴尼与米亚可姆的婚姻,不可谓感情基础不牢靠,对于巴尼这种浪子,这段婚姻能够持续十几年,养育两个孩子实属不易。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的婚姻出问题起因竟然是米亚可姆。那么美丽、端庄的主妇,矢志不渝地要回归电台主持人事业,并与电台某管理高层相谈甚欢。

巴尼醋海翻腾,固态重演,随即与工作中遇到的某美女发生了一夜情。

米亚可姆本来与电台高层只是互相欣赏,这下借着巴尼的婚外胡搞,果断离了婚,并与电台高管重新组织了家庭。

你说,这男男女女的,不论好坏,都这么任性呢?

巴尼的朋友利奥,一位作家,连续酗酒十五天,然后到巴尼家作客,趁巴尼不在家,在巴尼第二任老婆的半推半就之下,把嫂夫人给睡了。

巴尼的父亲,一位退休警察,以搞笑的方式虐待犯人;在亲家公亲家母面前口不择言、为老不尊;公墓里,当着巴尼的面,对一位致哀追思的陌生年轻女孩目不转睛、馋涎欲滴;午夜时分马上风死于非命。

巴尼赶到太平间,注视着裸体的父亲,悲欣交集,始则赞叹其令尊,“真是一个好小伙子!”接着又大笑不止,最后又痛哭不已,难以自持……

巴尼感情上多姿多彩,处事上也别具一格。

巴尼对他的那些浮浪的、不务正业的朋友不离不弃、真诚鼓励、金钱支持。

第二任妻子的老爹对巴尼退休警察的老爸颐指气使,巴尼毫不退缩,怒斥岳父。

为了让某个曾经的一夜情女演员保持其脆弱的明星心理,巴尼坚持多年安排人假扮粉丝,从东欧定期给她发送礼物、明信片。

最终,巴尼得了严重的健忘症,而健忘症是最强大的净化剂和检验剂。当一个人得了健忘症后,还能记得某人某事,还能爱某人,那证明这个人这段情是真爱,否则一切爱情亲情都是浮云。

巴尼得了健忘症后,最喜欢的就是在他邂逅米亚可姆的那个长廊上长久站立,微笑着望着米亚可姆曾经站立的地方。即便米亚可姆已经是别人的老婆,巴尼依然定下遗嘱,要求把他和米亚可姆的名字写在同一块墓碑上,依然执拗地等着米亚可姆回家,依然抱怨没有米亚可姆他晚上睡不着觉。

以下这段话是某个网友在2011年6月发布的,感觉不错,在此引用,以作分享。

“我25岁,没交过女朋友,没做过爱,你要问我爱情是什么,我不知道,也没资格知道。但是如果你拿着把枪顶着我脑门问我到底什么是爱情,说你数三个数,我要是答不上来,你就崩了我。那我可能会说:爱情应该就是,当我忘记了世界,我却还是记着那个我爱的人。”

什么是道德呢?巴尼和他周围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或许一直在追求本我、自我或者超我,他们对于道德可能不是太关心,而对于自身生命体验高度重视。

很多持有资本的人去了国外,这有经济方面的考量。但我想,他们这些人可能更多的是生活理念上向往巴尼式风格。

怎么说呢?可以说他们被腐蚀了被演变了,也可以说他们自甘堕落,或者说他们有追求,有独立思想。

但是,在国内,不是也有不少巴尼式的人存在吗?这个道德、生存理念也不好以国家、民族去归类划分。

可是,做巴尼不容易,绝大部分人做不了巴尼,即使想去做巴尼也不可得。

我们还是克己复礼吧,还是老老实实上自己的班,坚定不移随大流,隔三差五靠着幻想度日吧。

巴尼是生活,而大部分人只是活着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