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第二章 如何運用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

1、個案概念化是我們的地圖

我們認真傾聽來訪者所說的話,從中找到能夠指導我們接近潛意識內容的線索。我們對來訪者的話做做出反應。我們進行干預,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想法。在心理動力學治療方法中,當我們傾聽時,我們不一定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我們只是跟隨來訪的帶領。但是,跟隨來訪者的帶領並不意味着在治療時我們沒有地圖。地圖就是我們的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

2、在治療中運用心理動力學個案概念化

看一個例子:A女士43歲,因爲擔心丈夫會離開她,於是找治療師進行諮詢。她說丈夫是個“天才”,她無法想象丈夫會願意與一個只是呆在家裏照顧孩子的女人維持婚姻關係。她說:我已經變成了一個無聊的家庭主婦。我唯一能跟他談論的話題就是足球賽的日程。

(1)、提供治療建議並且建立目標:

治療師做出評估,認爲A女士無法積極評價自己。

治療師建構出一種不具適應性的方式來認識自己,並以此爲依據來建立自尊,這種無意識的自我感知和衝突來源於A女士與其母親的有問題的關係:

我清楚地感覺到你很擔心跟丈夫的關係,但是你對自己似乎太苛刻了,你不允許自己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這些困擾與你長期依賴對子大街感覺有關,這可以追溯到你小時候跟母親的關係。用動力學的治療來探索這些感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你現在爲什麼不快樂,幫助你改善跟周圍人的關係,並且改變對自己的感覺。

(2)、形成治療策略

女士贊同治療師的看法,開始了一週兩次的心理動力學治療。治療師假設來訪者自信心不足,以此爲基礎來理解A女士有提升自我感知調節自尊能力的發展需要。這形成了治療師治療策略的基礎,她傾聽女士說的每一件事,密切關注與女士信心不足有關的任何資料

(3)、實施治療.

在治療進行了約一年的時候,A女士對治療師說:“你肯定厭倦了我日復一日地談論我的問題。你大概還有其他病人比我更需要你的幫助”。

治療師運用她構建的個案假設來幫助A女士注意其自我感知中的問題,說:

我想,你以爲我像你媽媽一樣,會對你感到失望,更喜歡其他人。

(4)、創建生命敘事

我的媽媽不想關注哥哥那樣關注我,我從未意識到這一點對我的傷害有多深。我也從來不理解這對於我看待自己地方式所產生的影響。現在,我認爲我的丈夫不關心我——我只是假設每個人都是如此

行爲檢驗,需要對自己無意識的認知進行行爲檢驗——我認爲我的丈夫不關心我,我只是假設每個人都是如此。

(5)、我們要跟來訪者分享我們所建構的個案假設嗎?

有時候,我們會跟來訪者分享我們的心理動力學個案假設,但是有時候我們會自己運用個案概念化來形成治療策略和干預方法。

當來訪者善於自我反省,並且能夠考慮他們無意識想法的來源和產生的影響時,分享我們所建構的個案假設可能是有益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