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导写”,内容可以更多彩

      “读中导写,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教学板块,指导学生学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动笔实践。”

        余映潮老师指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写”最便于操作而又实惠有效的内容主要有:①句式学用;②段式学用;③微文摹写,如《陋室铭》仿写;④课中集美,即自由撷取课文中的美词美句,组成一篇精粹短文;⑤变文为诗,将语段变形为诗歌;⑥诗句描述,将文言诗句描述为“画面”;⑦人物评价,运用一定数量的四字短语或其他;⑧用词写话,选用课文中的若干词语写段或文;⑨替换句段,如“删去”课文的结尾段,自己再写一个新的句段;⑩文句赏析,将对课文语言赏析的内容写成文字等。

        平日,我的课堂教学中,虽然也比较重视“读写结合”,但一方面,我的“导写设计”相对单一,基本以“段式学用”为主,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概括该段(或该篇)所表达的内容,然后勾画批注出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表达出来的,并梳理出精准的“仿写点”,最后依据“仿写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仿写练笔。

      如:《散步》第六段的仿写——

原文再现: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概括表达的内容:

      写我们在散步途中遇到分歧,最后“我”做出选择。

批注如何表达:

      先运用多层次的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内心的纠结矛盾;再写出自己最终的决定以及这样决定的原因。

确定仿写点: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纠结矛盾。

      另一方面,我的“导写完成时段”,基本以“课下练习”为主,几乎没有当堂训练的,这也导致了“导写收成”总有“折扣”出现。总之,这种“导写”偏向于语言文字的学用,对于文学妙趣的感悟、文章内容的理解等,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而余映潮老师“用词写话”的导写形式,如《说“屏”》一课,就能巧妙地完成这“一石三鸟”之功效——将一定数量的美好的词语,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连缀成句,既能训练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又能体悟到文学魅力的妙趣,同时又能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接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综合使用“读中导写”的几种内容形式,特别是“课中集美”、“用词写话”和“替换句段”这几种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