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这样读》读书笔记

                (一)

        《图画书这样读》1至18页有两个章节,分别是“开场白:你真的读懂图画书了吗?”和“热身:认识图画书”。

        读这两个章节我知道了,读图画书是有方法的,它的读法和读其他书不一样。如果能掌握一些阅读技巧,读起来就会更好玩,也更深入。

        读图画书,除了读文字,更要读图画,图画是图画书重要的组成部分,图画是与文字共同讲述故事的。读图画,可以看图画里悄悄隐藏的细节,再看看文字和图画怎样图文共演讲故事,看看是什么力量在暗中推动翻页,看看整体的版面设计……

        我知道了图画书与有图画的文字书、连环画、漫画书的区别,知道了图画书的分类,各部分名称,知道了图画书的定义:图画书是作家和画家一起专门为幼儿创作的书,它们一般只有30多页,开本有大有小,依靠一连串的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即图文合奏来共同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我以前为了给低年级学生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借鉴别人的设计上了一节绘本课《我爸爸》。自己没读过什么绘本,但是那一本绘本的教学让我知道,绘本的图画真的是很重要。要读好绘本,教师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看出那些隐藏的不易被察觉的小细节。阅读绘本的乐趣,除了文字讲述的故事,寻找图画中别出心裁的小细节就像玩藏猫猫找躲起来的伙伴一样,如果找到了,非常开心,有一种胜利的喜悦。                (二)

《第一步: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今天读了《图画书这样读》的19--36页。读图画书的第一步就是读封面和封底。以前我是不太注意读封面的,可毕竟先入为主,即使不读,关于书名、图画都会有个大致印象。至于作者,因为图画书读得少,几乎都不认识,而且外国作家居多,名字又长又难记,所以很少关注作者。出版社呢,更是不在意了。通过学习今天这一章内容,以后我会认真读封面。读时根据题目和图画猜想故事内容,再记记作家,甚至上网查查作家情况。同时也了解一下出版社,因为出版社是图画书的品质保证。

                (三)

        《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37--57页)

        读了这一章才明确认识了环衬,在封面和扉页之间的是前环衬,在故事最后一页和封底之间的是后环衬。平装本的图画书一般没有环衬,但《14只老鼠吃早餐》画家在前环衬上画了精美的图画。精装本的图画书一般都有环衬。有的环衬是单纯的色彩,至于为什么使用这一色彩而不是那样色彩都是有深意的,需要读者用心去体会。有的环衬是画着图画的。图画的内容值得读者在读前或读后去玩味。有的图画展示了人物生活的环境,有的图画提示了故事发展的线索,有的图画为人物出场营造氛围,有的图画主人公出场,有的图画迫不及待讲起了故事……最有趣的是《好饿的小蛇》,故事的真正结局画在后环衬上。如果不读后环衬,你会为故事里可爱的小蛇哭上一场呢!

                (四)

《第三步: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58--110页)

        一直以为,一本图画书就是讲一个故事,一个以文字为主体,图画为辅助的故事。读这一章才知道,原来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

        文字与图画结合会产生第三个故事,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很新鲜的观点。但是《这不是我的帽子》让我们领略了这种图画书的魅力——不看一遍或者不看解说的文章完全看不懂,而看懂了之后,不禁为创作者的构思叫绝。情节的发展真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越是咀嚼玩味越是感到趣味无穷。记得第一次给学生讲这个故事时,提前没有做功课,直接打开黑板上的PPT就开始边看图边读文字,结果把自己讲蒙了,讲不下去了,只好停下来到手机里查解说,哇,原来如此!

        也有的图画书图上文下,规规矩矩,图文分工不是那么明确,文字更像是一篇短篇小说,图画更像是插图。比如《我的爸爸叫焦尼》,这真是一本经典的好绘本,是一本让人感动的好绘本。读着这个故事我的心里酸酸的,眼睛也湿润了,心里有一种要痛哭的情绪在涌动。它勾起了岁月尘埃埋藏起来的某种记忆,某种感觉,说不清楚,但又不能说没有。

        文中的狄姆多么可爱懂事啊,可爱懂事的让人心疼。

        有爸爸陪伴的这一天多么快乐啊,这一天有多么快乐,爸爸不在身边的日子就有多么孤单思念!这么想来,这个孩子多么可怜啊!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爸爸妈妈而且爸爸妈妈深深相爱的家庭才是圆满幸福的。希望天下父母都能深深相爱,让弱小的孩子不再孤单无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