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要有时间观念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讲第六单元的语文园地。心里预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完成“交流平台”,二是完成“识字加油站”。当下课铃声打响的时候,我突然有些错愕,没有想到这么快就下课了,因为我要讲的“交流平台”还没有讲完。在读完《晨诵课》的《秋天》后进行了新课学习。完成“交流平台”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1.齐读单元导语页的语文要素,学生给关键词“关键句”加上着重号,给它的作用“理解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画上横线。2.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找出在本单元18 、19两篇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带有关键语句的段落。之所以没有直接出示这一单元中带有关键语句的段落,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回顾课文内容和思考的时间,同时检验学习效果。第18课是《富饶的西沙群岛》,第19课是《美丽的海滨小城》,这是两篇非常经典的写景的文章,上课讲的比较细,其中带有关键语句的段落格外用心。但是从学生回答情况看,不是像我期望的那样,对课文内容很熟悉,一下子就找到相应段落。3.集中交流这两篇课文中带有关键语句的段落,交流方式是我读关键句,学生读其他句子,然后总结出关键句在文中的位置。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4自然段关键句找的不好,用的时间稍多。4.出示《课间十分钟》“乒乓小将们,打的多精彩啊!”段落,找出关键句,明确关键句的位置在中间。5.出示课文《长城》第二自然段,找出关键句,明确关键句的位置在一段话的末尾。6.出示语段: ,学生自读找出关键句。

        这时下课了。按我心中设想,下一步骤是看板书对关键句在一段话中的位置进行总结,然后读语文书中的交流平台。最后做《同步练习册》的第二大题。

        为什么这节课布置了两个教学目标,只完成了一个呢?我分析了一下,有以下几点原因:

        1.已经学过的课文中的运用关键句的段落费时教多。因为复习时发现学生有遗忘,产生了较真的心理,又领着反复读。

        2.拓展的语段费时较多。学生找不到关键句,心里生气,想:这么简单的的段落还读不懂,于是让学生反复读。

        虽然以上都是理由,但是一节课讲不完一个板块,效率实在低下。以后教学中还要提高效率,确保跟进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所以,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1.上课有时间意识。为了强化自己的时间观念,可以看时间上课,关注每个教学环节用多少时间,确保在预设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

        2.不要和学生较真。学过的内容就是学过了,在当节课的内容中,确定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为重点打铺垫的内容后不要因为一种较真的心理就停在那里耗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