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如此該多好

都說專注度越高,效果越好。

站講臺也站了20年有餘,總希望臺下的每一雙眼睛的主人都能高度專注,知識留存率再高一些,無論是教室裏的孩子還是自己的,我都對他們給予了厚望,希望他們課堂效率能再高一些,學得更輕鬆一些。

可事實證明,理想有多豐滿,現實就有多骨感。

年內11月中旬,因爲疫情原因,又一輪的居家網課模式開啓,我得以以純家長的身份來看待自家孩子是如何上課的——早上近7:00,就開始端坐在書桌前,中間快速喫過早飯一直到中午12:00甚至更多,下午2:00左右繼續“枯”坐,一直到6:00左右,若作業效率完成高的話,晚飯後再坐一個多小時,效率低就沒有上限了……除去中間喝水上衛生間之外,孩子一天要坐將近10個小時!這坐功要放在成年人身上,先不說效率高低,單是身體恐怕就喫不消。

實際上,自家閨女的學習效率也確實讓我這顆老母親的心倍加擔憂:一邊心疼,一邊焦慮,再配上時不時的憤怒:這就是剛剛過去的兩三個月自家孩子的學習概況。

所以我總在思索,課堂,到底什麼樣的課堂,才能讓孩子們學的再輕鬆一些?

也許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吧。

恰好刷到了一則小視頻,來自於上海市建平中學院校長馮恩洪的兩分鐘談話,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

馮校長說,課堂上學生大致分爲四類:

一部分孩子聽課是接受,
一部分孩子聽課是享受,
一部分學生聽課在忍受,
一部分孩子聽課是難受。

我在第一時間被這位老教育家的“四種受”總結驚住了!

天哪!總是站在講授的角度、家長的角度去抱怨,卻忘記了換位思考,忘記了理解,與孩子們產生共情,忘記了考慮孩子們的接受情況!

一句話,做大人的我們,沒有“看見”孩子!

爲什麼如此劃分?就跟手伸出來五個手指長短不一相似,一個班的孩子總是有差異的,若是給有差異的學生無差別的教育,讓有差異的孩子達到同一個高地,這是夢想,這是拔苗助長!!

如何讓孩子們真正得到提升?因材施教,關注孩子,看見孩子,發現孩子。

先弄清楚孩子過去從哪裏來(已經掌握的知識),再看看他們現在在哪裏(當下的狀態如何,下步可能會走向哪裏),然後爲孩子們“量身定做”“私人定製”一份發展學習綱要,才能把孩子送到可能達到的最好遠方。

這其中“最近發展區”這座橋樑不可忽視。

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爲,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的現有水平,指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的水平;另一種是學生可能的發展水平,也就是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教學應着眼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爲學生提供帶有難度的內容,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潛能,超越其最近發展區而達到下一發展階段的水平,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個發展區的發展。

大人們尤其是教師,若能將這一理論解讀通透,併科學恰切地運用到孩子們身上,必將會迎來教育發展的美好春天。

有研究證明,一個孩子現有的水平,再加上20分,就是他伸出手來夠不到但跳起來能抓到的能力。找到這個區間下功夫,想方設法讓孩子產生跳起來的慾望,幫助找到他們的最近發展區。

讓有差異的孩子在不同的最近發展區中每天都能超越自己,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樣積累“我進步了”的成功積澱(俗稱小步子,快反饋),達到良性循環,那麼就會出現“要我學”讓位給“我要學”的美好藍圖。

這是馮校長爲孩子們繪就的“綠色通道”,給老師們指明的極簡方案。

聽起來簡單,要實現落地生根、開花壯大,則需要有足夠的教育學心理學專業知識打底子,需要足夠的愛心耐心護航,需要有長遠的規劃和一步一個腳印的落實。


這是一個廣“聚糧”、深“挖倉”的長線工程,也是需要持續接力、行穩致遠的長遠工程。

但,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漫漫長路必見曙光。

課堂原來可以這樣。

課堂若能如此,該有多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