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8:節日尾聲——武侯祠、錦裏

        儘管作爲川人,生長在成都,去武侯祠是牽着爺爺奶奶的衣襟、聽着敘敘叨叨似懂非懂的“解說”時就去了,且在自身及孩子成長的歲月裏,去了一遍又一遍;而心心念念還想去又正值重看《三國演義》時,又去了一次。

        本來以爲春節假期結束,人流不多,卻不想一樣的人山人海,停車都下到了地下三層!


        武侯祠,始建於章武元年(221年 ),原是紀念諸葛亮的專祠,亦稱孔明廟、諸葛祠、丞相祠等,後合併爲君臣合祀祠廟。

        武侯祠是民衆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精神的肯定和讚譽的載體,也是三國遺蹟源頭,由漢昭烈廟、武侯祠、惠陵、三義廟四部分組成,屬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文化遺產保護區。

        漢昭烈廟是硬山式屋頂,以中柱分心隔成內外兩間。大門中開,硃紅大匾上刻有“漢昭烈廟”四個金色大字,大門前左、右兩側,各有一尊明代石獅,位於大門中軸線外有照壁一座,照壁兩側有榕樹相映 。


        沿中軸線而進,極目之處便可看到金色的劉備塑像。

        左右各有唐代和明代的碑刻。

        唐碑,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刻立。全名《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書法家柳公綽(柳公權之兄)書寫,名匠魯建鐫刻。其文章、書法和鐫刻極爲精湛,被譽爲“三絕碑”。


        明碑,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刻立,張時徹撰文,高登立石。


        環廓起始,有遒勁激揚的書法。想着那個“人”字奔放肆意,是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境況下才能寫出,一看原來是諸葛亮的《後出師表》呢。


        劉備殿前東西廊內,有蜀漢文臣武將的塑像28尊。人物像之裝扮、衣着主要借鑑自清代戲曲。 每尊塑像前都立有介紹其生平事蹟的石碑。

        東廊稱文臣廊,以人稱鳳雛的龐統爲首,共塑有14人(龐統、簡雍、呂凱、傅彤、費禕、董和、鄧芝、陳震、蔣琬、董允、秦宓、楊洪、馬良、程)。

        西廊爲武將廊,以智勇雙全的趙雲爲首,也塑有14人(趙雲、孫乾、張、馬超、王平、姜維、黃忠、廖化、向寵、傅僉、馬忠、張、張南、馮習)。

        劉備殿坐落在一進院的北面,與東、西兩側的文臣武將廊和南邊的二門,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四合院式建築。


        劉備殿爲傳統單檐歇山式建築,面闊七間,進深四架。前檐柱上撐弓,雕有彩繪敷金的祥獸圖案,製作精巧。二門上方懸匾大書“明良千古”四個大字,由康熙年間四川提督吳英所撰寫。意爲“明君良臣,千古垂範”  。

        大殿正中劉備的塑像,劉備高大坐像,整個廟宇中這尊像最爲高大。坐像高3米,全身貼金,冠冕九旒,雙手執圭。左右侍者,一捧傳國玉璽、一捧尚方寶劍。

        塑像前牌位上寫着劉備的諡號“漢昭烈皇帝”,充分體現君尊臣卑的等級觀念。


        正殿兩側緊鄰東、西偏殿,東偏殿爲關羽塑像和其子關平、關興及其部將趙累、周倉的陪祀塑像。


        西偏殿則是張飛及其子張苞、孫張遵的塑像,除了周倉屬於演義人物,其餘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 。


        再後面是諸葛亮殿。

        諸葛亮塑像在一神龕內,懸掛 “靜遠堂” 匾額,表達諸葛亮一生的情操。塑像塑於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諸葛亮手持羽扇,頭戴綸巾,身披鶴氅,神態儒雅,頗有一代名相風度。塑像兩側各有一書童,一捧兵書、一執寶劍。諸葛亮像兩旁,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的塑像 。


        殿左右兩角,分別爲鐘樓和鼓樓。


        後面右側有三義廟。

        三義廟,初名三義祠,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鄭蛟鱗始建。建築和匾聯主要是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的遺存。其建築爲混合結構,面積569平方米,四造五殿,規模宏大。後漸坍圮,僅存少量建築尚完好,殿內劉關張塑像造型根據《三國演義》描寫而作,形象較年輕 。


        左側爲劉備墓。

        惠陵陵墓建築由照壁、山門、神道、寢殿等組成,依次排列於南北向的中軸線上。照壁立於墓前,之後爲山門,上懸“漢昭烈陵”匾,後接神道,直通享堂。殿內高懸“千秋凜然”四字匾額。其後爲闕坊,正中嵌墓碑,上刻楷書“漢昭烈皇帝之陵”七字。

        在寢殿西側寫有“惠陵”二字,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長180米,墓冢周圍有灰色磚牆環繞,磚牆外爲紅牆夾道,可由此至諸葛亮殿。惠陵位於成都南郊,在蜀漢宮城最南面。據史書記載,惠陵爲夫妻三人合葬墓,墓中還葬有劉備先後去世的甘夫人和吳夫人 。


        圍轉一圈,情景歷歷在目(因爲正在追劇《新三國演義》)。


        外圍有三國文化介紹。


        四川才子楊升庵的《滿江紅》“滾滾長江東逝水”,楊洪基在《老三國演義》中的演唱,膾炙人口。


        東漢石棺孤零堆擺放一側。


        無處不顯出三國文化的氛圍。

        當然也少不了節日裏的喜慶燈飾,充溢着豐富的文化內含。


        錦裏,在武侯祠正門的右側。


        借得網上的介紹一用:傳說錦裏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裏依託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爲靈魂,明、清風貌作外表,川西民風、民俗作內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有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味小喫、工藝品、土特產,充分展現了四川民風民俗的獨特魅力。


        節日的喜慶和如織的遊人。


        順帶說一句,在武侯祠正門左側,是“南郊公園”(以前這麼稱呼),是一般的園林公園,在節日裏是趕廟會的熱鬧所在。當然,值得一去的還有劉湘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