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邊界

先聽兩個故事,故事裏有力量,聽完之後會有收穫。

故事一  50萬美元&80元

可口可樂生產線上會出現空瓶,如何檢測出來,有人到可口可樂公司推銷一套人工智能檢測設備,造價需50萬美元;一位資深老員工站出來說,只需在最後一道生產線的檢查關那兒放個電風扇,哪個瓶子沒裝飲料去是空的就被吹掉了,造價僅需50元。

看上去這是個笑話,往深處思考會發現問題,有時候人們容易建築自己的所謂專業領域,把簡單問題搞複雜了,就不太容易從問題本身的角度去解決。

故事二,西瓜要長在土裏

兩三歲的小姑娘不小心把西瓜籽喫進肚子裏,父母開玩笑說糟糕嘍,肚子要長西瓜嘍,小傢伙會很擔心,後來又遇到這種情況,爸媽又這樣開玩笑,小姑娘反而淡定了,說,西瓜是長在土裏的,我的肚子裏沒土,自然長不出西瓜來,爸媽驚奇的問她怎麼知道的,原來孩子在農業知識園藝課上看到西瓜長在土裏的場景,推理出這個知識。

這小姑娘就很靈活,小小年紀會綜合歸納推理,這就是“舉一反三”,就是在突破成長邊界。

兩個故事有一個共同特點:總結歸納出來的知識才是活的知識。


突破成長邊界,這一觀點是從前央視主持人陸一鳴老師在非凡精讀館所分享的這本書《成長邊界》中獲得的。書的作者叫大衛·愛潑斯坦,曾經是《紐約時報》暢銷榜排名第一的作家。

書中經過大量的研究調查和多年跟蹤指出一個人如何跨上成長快車道?先進行多元探索,獲得跨界思維,再進行專業化訓練,纔是更符合時代需求的個人成長道路。

有時適度的試錯恰恰是你瞭解自我,成爲一個“通才”的起點。

相信人生沒有白走的彎路,每一步都算數。

又是一本“支持犯錯”這一觀點的經典書籍。

我們從小到大都被灌輸“要少犯錯,要努力爭做最好”這樣的觀念。爲人父母之後也是看見孩子出錯就急就不淡定,一代代的孩子就在這“談錯色變”中被洗腦、被捆綁、被桎梏,無法突破成長的邊界,以至於一條道走到黑,思維固化,缺乏變通。

當我們遇到專業化的瓶頸的時候,這個瓶頸的突破不是靠變得更專業化實現的,靠的是非專業化地橫向拓展思維。

看到這段話,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樣,很有感觸。要不然爲啥跨界思維備受追捧,“斜槓人士”競爭更具優勢呢?

我們還追捧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後來有更高大上的名詞了,就是1萬小時定律和刻意練習。

所謂一萬小時定律,說的是無論在哪個領域,想要提高技能水平,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積累高專注度練習的時長。
刻意練習指的是,不斷重複同樣或相似的練習。

以爲只要有這樣的埋頭苦幹、把牢底坐穿、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不一定能無往不利。

書中給我們以清凌凌的當頭棒喝:有些成長是有邊界的,破局後方能立。

友好型&惡劣型學習環境

書中引出了這樣兩個名詞:友好型和惡劣型學習環境。

友好型學習環境是在能夠通過刻意練習獲得成功的領域,標配是是一再重複,反饋及時又精準速度還快,訓練/學習規則一致。

在友好型學習環境裏,刻意練習和一萬小時定律可以大顯身手——有經驗的積累可促進技能的精進,更易成爲技能型大師。

惡劣型學習環境則確定性高,規則不那麼明確,前景模糊、複雜、多變,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也無法預估衝擊有多大。

若讓我們選擇,後者肯定不受待見,但這卻是我們的生活當中經常出現的。

比如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一個組織的運作,一種思維、理念的孵化……肯定沒法量化、複製吧,隨時都在變化、更新中,這樣的環境就不可能是“友好的”,必須有揚棄、有創新,甚至需要激烈的碰撞乃至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時候。

在友好型的學習環境裏,經過刻意練習(一萬次訓練)可能會成爲專家。但如果換成惡劣型的學習環境,刻意練習和一萬小時定律不起作用,有的時候還會起反作用——照搬照抄、搞一刀切,反而是惰性的表現。

人們心中優秀的人士,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而非唯唯諾諾做應聲蟲的。

在企業和組織的發展、經營、運營,或者更廣泛地說,在我們的人生髮展當中,我們面對的更多的都是惡劣型的學習環境。我們在能力、潛力、創造力上表現得越好,對我們畢業之後一生的職業發展纔會越有幫助。

學習需要合意難度

再來看書中的另外一個觀點:學習需要合意難度

“合意難度”絕對是個新名詞,說的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阻礙。短期來看,這些阻礙會讓學習更有挑戰性、進程更慢,有的時候也會讓學習者垂頭喪氣。但是從長遠來看,它是有益處的。

好多人會被淘汰在起始階段,是因爲沒有足夠的耐力和長遠的目光笑到最後。

合意難度分爲四個方面,分別是沒有提示、生成效應、間隔期和交叉練習。

這些說法有點“高大上”,通俗點說就是不限制,在天馬行空中、在犯錯誤中學習,不能連續地學習,在不同的環境裏學習同一類知識,這樣的學習會帶來更好的效果。

因爲這個世界上的問題大體分爲兩類:匯聚性問題和發散性問題,後者最多也常見,同時沒有標準答案。

我們面對的問題更多的是發散性問題,不是封閉訓練和友好型的學習環境。

再摘錄一段話:

著名的物理學家兼數學家弗里曼·戴森用青蛙和鳥總結了兩類問題和思維:

他說:“我們既需要鑽研細節的青蛙,也需要富有遠見的鳥。鳥翱翔在高高的天空,展望延伸到遙遠地平線的遠景,它們爲那些能統一我們思想,把諸多不同領域的問題整合起來的概念而欣喜。青蛙生活在天空之下的泥土裏,只能見到長在周圍的花,它們爲特定問題的細節而雀躍,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如果有人說,鳥比青蛙更強,因爲它們可以看得更遠,或者說青蛙比鳥好,因爲它們的見解更加深刻,這些說法都很愚蠢。我們需要鳥和青蛙來共同探索。”

有了這些常識做支撐,打底子,就能更好地發現未來教育:

繼承性學習、批判性思維、探索性學習、心智升階共同構成了未來的教育家應該培養出來的學生身上必須要有的素質。

要突破成長的邊界,專業領域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靠橫向思考

講書的最後,路一鳴老師還貼心的做了總結:

第一,刻意練習和一萬小時定律只在目標、規則和條件明確且穩定的條件下(友好型學習環境下)起作用。即便是在友好型學習環境裏,更早地開始刻意練習也不是唯一選擇。
第二,在合意難度下的深度學習纔是真正的學習。深度學習會比淺層學習更晚讓你有成就感,但只有深度學習才能帶來成長。
第三,專業化會導致明顯的成長的邊界。要突破這個邊界,不是靠更專業化。突破的力量來自廣泛涉獵,引入的非專業化的知識和經驗,也就是需要橫向、類比思維的力量。

人都有學習的慾望、成長的力量,有時候讀一些有難度的書,突破舒適區,更有利於成長,這本《成長的邊界》就是這一類書,還需要繼續啃讀,且常讀常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