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边界

先听两个故事,故事里有力量,听完之后会有收获。

故事一  50万美元&80元

可口可乐生产线上会出现空瓶,如何检测出来,有人到可口可乐公司推销一套人工智能检测设备,造价需50万美元;一位资深老员工站出来说,只需在最后一道生产线的检查关那儿放个电风扇,哪个瓶子没装饮料去是空的就被吹掉了,造价仅需50元。

看上去这是个笑话,往深处思考会发现问题,有时候人们容易建筑自己的所谓专业领域,把简单问题搞复杂了,就不太容易从问题本身的角度去解决。

故事二,西瓜要长在土里

两三岁的小姑娘不小心把西瓜籽吃进肚子里,父母开玩笑说糟糕喽,肚子要长西瓜喽,小家伙会很担心,后来又遇到这种情况,爸妈又这样开玩笑,小姑娘反而淡定了,说,西瓜是长在土里的,我的肚子里没土,自然长不出西瓜来,爸妈惊奇的问她怎么知道的,原来孩子在农业知识园艺课上看到西瓜长在土里的场景,推理出这个知识。

这小姑娘就很灵活,小小年纪会综合归纳推理,这就是“举一反三”,就是在突破成长边界。

两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突破成长边界,这一观点是从前央视主持人陆一鸣老师在非凡精读馆所分享的这本书《成长边界》中获得的。书的作者叫大卫·爱泼斯坦,曾经是《纽约时报》畅销榜排名第一的作家。

书中经过大量的研究调查和多年跟踪指出一个人如何跨上成长快车道?先进行多元探索,获得跨界思维,再进行专业化训练,才是更符合时代需求的个人成长道路。

有时适度的试错恰恰是你了解自我,成为一个“通才”的起点。

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弯路,每一步都算数。

又是一本“支持犯错”这一观点的经典书籍。

我们从小到大都被灌输“要少犯错,要努力争做最好”这样的观念。为人父母之后也是看见孩子出错就急就不淡定,一代代的孩子就在这“谈错色变”中被洗脑、被捆绑、被桎梏,无法突破成长的边界,以至于一条道走到黑,思维固化,缺乏变通。

当我们遇到专业化的瓶颈的时候,这个瓶颈的突破不是靠变得更专业化实现的,靠的是非专业化地横向拓展思维。

看到这段话,我相信大家跟我一样,很有感触。要不然为啥跨界思维备受追捧,“斜杠人士”竞争更具优势呢?

我们还追捧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后来有更高大上的名词了,就是1万小时定律和刻意练习。

所谓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无论在哪个领域,想要提高技能水平,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积累高专注度练习的时长。
刻意练习指的是,不断重复同样或相似的练习。

以为只要有这样的埋头苦干、把牢底坐穿、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不一定能无往不利。

书中给我们以清凌凌的当头棒喝:有些成长是有边界的,破局后方能立。

友好型&恶劣型学习环境

书中引出了这样两个名词:友好型和恶劣型学习环境。

友好型学习环境是在能够通过刻意练习获得成功的领域,标配是是一再重复,反馈及时又精准速度还快,训练/学习规则一致。

在友好型学习环境里,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可以大显身手——有经验的积累可促进技能的精进,更易成为技能型大师。

恶劣型学习环境则确定性高,规则不那么明确,前景模糊、复杂、多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也无法预估冲击有多大。

若让我们选择,后者肯定不受待见,但这却是我们的生活当中经常出现的。

比如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一个组织的运作,一种思维、理念的孵化……肯定没法量化、复制吧,随时都在变化、更新中,这样的环境就不可能是“友好的”,必须有扬弃、有创新,甚至需要激烈的碰撞乃至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

在友好型的学习环境里,经过刻意练习(一万次训练)可能会成为专家。但如果换成恶劣型的学习环境,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不起作用,有的时候还会起反作用——照搬照抄、搞一刀切,反而是惰性的表现。

人们心中优秀的人士,是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而非唯唯诺诺做应声虫的。

在企业和组织的发展、经营、运营,或者更广泛地说,在我们的人生发展当中,我们面对的更多的都是恶劣型的学习环境。我们在能力、潜力、创造力上表现得越好,对我们毕业之后一生的职业发展才会越有帮助。

学习需要合意难度

再来看书中的另外一个观点:学习需要合意难度

“合意难度”绝对是个新名词,说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阻碍。短期来看,这些阻碍会让学习更有挑战性、进程更慢,有的时候也会让学习者垂头丧气。但是从长远来看,它是有益处的。

好多人会被淘汰在起始阶段,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力和长远的目光笑到最后。

合意难度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没有提示、生成效应、间隔期和交叉练习。

这些说法有点“高大上”,通俗点说就是不限制,在天马行空中、在犯错误中学习,不能连续地学习,在不同的环境里学习同一类知识,这样的学习会带来更好的效果。

因为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大体分为两类:汇聚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后者最多也常见,同时没有标准答案。

我们面对的问题更多的是发散性问题,不是封闭训练和友好型的学习环境。

再摘录一段话:

著名的物理学家兼数学家弗里曼·戴森用青蛙和鸟总结了两类问题和思维:

他说:“我们既需要钻研细节的青蛙,也需要富有远见的鸟。鸟翱翔在高高的天空,展望延伸到遥远地平线的远景,它们为那些能统一我们思想,把诸多不同领域的问题整合起来的概念而欣喜。青蛙生活在天空之下的泥土里,只能见到长在周围的花,它们为特定问题的细节而雀跃,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有人说,鸟比青蛙更强,因为它们可以看得更远,或者说青蛙比鸟好,因为它们的见解更加深刻,这些说法都很愚蠢。我们需要鸟和青蛙来共同探索。”

有了这些常识做支撑,打底子,就能更好地发现未来教育:

继承性学习、批判性思维、探索性学习、心智升阶共同构成了未来的教育家应该培养出来的学生身上必须要有的素质。

要突破成长的边界,专业领域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靠横向思考

讲书的最后,路一鸣老师还贴心的做了总结:

第一,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只在目标、规则和条件明确且稳定的条件下(友好型学习环境下)起作用。即便是在友好型学习环境里,更早地开始刻意练习也不是唯一选择。
第二,在合意难度下的深度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度学习会比浅层学习更晚让你有成就感,但只有深度学习才能带来成长。
第三,专业化会导致明显的成长的边界。要突破这个边界,不是靠更专业化。突破的力量来自广泛涉猎,引入的非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也就是需要横向、类比思维的力量。

人都有学习的欲望、成长的力量,有时候读一些有难度的书,突破舒适区,更有利于成长,这本《成长的边界》就是这一类书,还需要继续啃读,且常读常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