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学习进阶篇:从历史故事和名著中学成语

1.难懂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作为一名九零后,在我上学的年纪,我是绝对不会想到,现如今,语文已经成为了最难的学科之一了。尤其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板块,因为其覆盖面太广,导致很多学生都感到茫然无措。

有些学生选择突击性地背诵相关的内容要点,但这种方法,效果一般。且考试之中,不能活学活用,在生活中,也不能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所以说呀,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的思想遗产,要从小开始,不断地浸润。

当然,我们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可以从易到难,不断地推进学习的进程。就像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生活语素的积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一点一滴积累。

尤其是成语,哪怕是很小的,三四岁的孩子,也能够听懂一些成语故事。在书籍的挑选上,我们要注意循序渐进。

2.从幼儿启蒙到少年进阶

成语的启蒙,要从幼儿抓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精选相关的成语故事绘本,给孩子们挑感兴趣的讲讲。比如说,我儿子就特别喜欢逗逗镇的成语故事,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作为睡前故事,逗逗镇成语故事读起来不费力,我也很喜欢。

还有《太喜欢成语了!》系列,我儿子也超级喜欢。里面配备了好几个拼图,他很喜欢中国风。

然而,这些还只是幼儿启蒙。对于青少年来说,这样的知识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于教育孩子和惠及学生的角度考虑,我开始寻找更符合青少年的成语读本。

正是在这样的寻找中,我发现了六人行的新书《成语应该这样学①》(全两册),这两册分别是《读历史故事学成语》和《读名著学成语》。

3.《成语应该这样学①》

《成语应该这样学①》(全两册),这两本书的切入角度很有趣。原本我以为所谓成语,读故事就好了。没想到,这本书还贴心地附带了很多有趣的成语游戏。一提到游戏,孩子们的兴致就起来了。这种全新教育理念的渗透,也给了我很多教学上的启发。

相比于零散的学习,《成语应该这样学①》这两册书,各有侧重点。一本书侧重从历史故事中提取成语,另一本书侧重从名著中提取成语。

不管是历史故事,还是名著,学习成语的同时,也顺带了解了历史。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从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再到隋唐五代宋元明,依照着朝代的顺序,《读历史故事学成语》这本书不仅给我们梳理了成语的时间线,还顺带着增强了孩子们对各个朝代的历史认知。没有什么内容,是孤立存在的。这本书就用超强的关联性,展示出了成语的重要意义。

卡通的插画,权威的出处和释义,贴心的造句以及有趣的历史故事,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成语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在每个成语后面,还有相应的游戏板块,看图猜成语、脑筋急转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喜欢的游戏方式。

《读名著学成语》这一册,除了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知道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很可贵的是,它还囊括了《世说新语》。学成语的过程,也变成了读名著的过程。这真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形式上,这两本是一样的。游戏的答案, 每本书都附带一个答案小页。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些成语的量,已经是不少了。

4.寓教于乐,传统文化也可以很有趣

通过阅读《成语应该这样学①》(全两册),我发现了学习传统文化的新思路。这个思路,是刘德水主编带来的,我因此十分庆幸,看到了这样的好书。

我始终认为,成语的学习不应该是孤立的,但全凭我个人的能力,我又没有办法,做到像刘德水这样的内容整合。

把成语放在更大的内容载体中去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寓教于乐,内容关联,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成语学习不再难,让名著阅读不再遥远。

喜欢成语故事的朋友,想要给家里的中小学生进行成语进阶的,这套书是不错的选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