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降临前抵达(十九)

开车去蒙德湖,没有见到一个游客,只有湖水拍打着堤岸,像瀑布一样发出鸣响,灰色的天空和几只在冰冷湖水中游泳的野鸭子都给人萧瑟的感觉,下雨的冬天格外阴冷。虽然湖区是美丽而宁静的,但是也非常寂寞。坐上开往威尼斯的火车,在茫茫黑夜中翻越阿尔卑斯山。凌晨4点多在乌迪内停了两分钟,过了边境小城菲拉赫后进入了意大利境内,火车不时的在空旷的小站停靠,车厢里开始飘荡着沉重的呼吸声和鼾声等待着美丽的终点威尼斯。没有人想到要去的里雅斯特,而作者突发奇想买了票转车。

的里雅斯特是奥匈帝国唯一的港口,就像家里最受宠爱的孩子,无论是格拉兹还是维也纳都有数量相当可观的火车直达此地。它位于最南端,成了所有线路的终点,旅行者从维也纳上车后就可以边看风景,边喝咖啡,只需等到抵达。奥匈帝国解体后里雅斯特的归属也一直在变化,最后被意大利收入囊中。从大陆唯一的出海口,到一个有非常多港口的意大利,它就不过是一座中型的海港城市地位大不如前。甚至有70%的意大利人不知道国庆之内有这样一座城市。他似乎是被遗忘的世界,而且被夹在地图书的缝隙中。

不过在近代史上的100多年里,的里雅斯特收留过很多特别的人,普鲁斯特,里尔克,乔伊斯,普宁,理查德·伯顿,弗洛伊德……这些我们今天听来如雷贯耳的名字曾经一度经历流亡,国籍不明,身份不清,但是这些离经叛道的作家,艺术家,学者在这里游荡,定居,把它认作故乡。的里雅斯特用它的包容让这些灵魂寻找到安放的地方。

快到的里尔斯特的时候,眼前突然开阔,能够看到一大片灰色的亚得里亚海,火车慢慢攀登上杜伊诺—奥里西纳,这是威尼斯湾,也几乎是最后一小块意大利,其余的地方就是斯洛文尼亚。到达中央车站时特地留意了一下附近的铁轨,密密麻麻,错综复杂,伸向喀尔巴阡山脉,波西米亚,巴尔干半岛,威尼斯,米兰……的里雅斯特正是日尔曼、拉丁和斯拉夫文化的交汇点。

站在海边的码头上就感觉是站在了世界的尽头。亚德里亚海岸的季风刺骨寒冷。曾经这里停漫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商队驻扎于此,热闹非凡。1719年这里成为自由港商人,成为了城市的主宰,为了满足供应需求东方的货物,源源不断的通过货轮运到这里,再转运到奥地利,匈牙利乃至整个中欧,被称为“苏伊士运河的第三入口”,也是它最辉煌的时代。但是之后战争爆发,20世纪70年代后,传统的钢铁业和造船业危机又让这里失去1/3的人口,相较于曾经的忙碌,现在这里非常清冷。码头上只有一些斑驳的小船,大风刮过好像就可以把它们倾覆。头顶的海鸥飞过,叫声凄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