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藍演繹勃拉姆斯

今晚在上海音樂廳上演了《水藍演繹勃拉姆斯》交響音樂會。著名指揮家水藍攜手上海交響樂團和年輕的大管首席陳定遠一起帶來了三首佳作。

上半場我們首先聽到了勃拉姆斯的《海頓主題變奏曲》。這首作品被稱爲爲“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變奏曲之一”,據說是勃拉姆斯在1870年至1872年之間根據海頓的一首管樂嬉遊曲中的主題而作。樂曲也被稱爲《基於聖安東尼聖詠主題的變奏曲》。

其實原作並非海頓所作,當時也沒有聖安東尼聖詠這首曲子。但是勃拉姆斯的確對海頓非常崇敬, 他一直在變化發展的音樂進程中堅持繼承着古典主義作曲風格和體裁。當時他在大量閱讀海頓的手抄稿件中找到了這首樂譜。目前並不能確定原作者是誰,但應該是海頓當時抄錄的。

我們可以在勃拉姆斯的音樂中感受到他向前輩致敬的心意。整首樂曲有八段變奏,充滿工整而秩序的美感,很有海頓音樂的特點,也提現了勃拉姆斯對作品的深思熟慮和精緻考究。1873年他在維也納金色大廳親自指揮了這首作品的首演。聽衆最初都誤以爲是海頓的作品。音樂明快的曲調讓人愉悅。

第二首韋伯的《F大調大管協奏曲》。1811年韋伯就受大管名家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勃蘭特委約創作的這首作品是大管協奏曲中的名作之一。韋伯是一位對大管發展有很大影響力的作曲家。他自己非常喜歡大管的音色。認爲它既能反映英雄氣概,又不失感傷和幽默的兩面性,還帶着些許異國情調。這首作品也的確有着戲劇性的對比。有飽滿悠揚,也有雄渾莊嚴,還有幾分甜美柔和。陳定遠的演奏改變了原先對大管“重量級”的印象,音色變化的自如切換充滿活力和色彩。

下半場的《第四交響曲》是勃拉姆斯最後一部交響樂。作品以小調結尾,帶着憂傷的情緒。因爲健康狀況堪憂,回顧自己的一生不免有很多感慨。勃拉姆斯一直非常仰慕“樂聖”貝多芬,是他忠實的追隨者。在很多音樂中都傳達了這種情感。即將走到人生的盡頭,他的憂鬱和痛苦中又有許多貝多芬的昂揚樂觀和鬥爭精神。那種渴望掙脫桎梏,走向光明和自由的憧憬,被書寫在這首作品中。

在整首樂曲的四個樂章中都讓人感受到勃拉姆斯的那種糾結,一直覺得他是那種特別較真的人。對一切都有強烈的把控欲,但又非天才型選手可以讓自己的所思所想隨手就可以用音符實現。他的生活,情感和音樂都帶着一種用力過猛的認真。《第四交響曲》裏彷彿一生積聚的負面和暗黑能量都有強烈的被宣泄的要求。但他是勃拉姆斯,還是要用精緻優雅的古典氣質來約束自己。在音樂中聽不到一氣呵成的激動,而是那種迂迴曲折的心境,但是他的一生畢竟是精彩的,那些色彩斑斕的音樂語彙何其動人,爲最後鋪墊出一個寬廣又有些瘋狂的高潮。那應該是作曲家對自己人生的總結。

每次聽水藍的指揮總會感受到一些新的不同,今晚樂隊的狀態也格外飽滿,非常難忘的一場演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