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是一种稀缺能力

春天就要来了,本来兴奋的心情越发的跃跃欲试,今天又是二月的第一天,好像听到了春天的脚步。

如果说一个成年人还有心情来关注春天,关注每一天简单的快乐,好像有点幼稚,有点不成熟,也有人会认为是不是因为生活没有压力,才有心情去关心所谓的开心不开心。

有一句话说得好,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大家也喜欢把不容易挂上嘴上,既然大家都不容易,那么也可以说,大家都很容易。

前几天一个新闻报道,崇拜的一个王子刚三十出头夭折了,因为纵欲过度。

在上古年代,人的寿命是两个甲子,如果活不到六十岁,也就是一个甲子,都叫夭折,而不是现在大家普遍认为的是婴儿时期没有熬过。

大家也都知道头上裹块布,全球我最富的梗,用为一个王子,他的生活估计比很多人容易得多吧。

我们也只能说,他在物质层面上比大部分人容易得多,但在精神层面上,如何真正地感受到开心、幸福,他还真不一定比大多数人容易,甚至,不一定比穷人容易。

事实是,有的人经济条件差一些,却能乐呵呵的活到天年,超过六十岁,而这个王子纵使有很多财富,却在年轻时就失去了最宝贵的生命。

这是什么道理呢?

金钱买不到一切,或者说金钱买不到健康。

金钱固然重要,但金钱真的买不到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快乐、幸福、亲情等。

精神层面的财富怎样获得呢?

需要自己的修养,修为,需要不断地学习、悟、实践。

甚至不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掘,老祖宗早已把这些工作做完了,只要我们去他们的经典中体悟实践就可以了。

只可惜,现代人每天生活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脑子里天天想的是怎样去搞钱,有的天天想的是如何表现,如何让上司满意,以便获得提升任用。

当然,挣钱养家糊口固然重要,也是首要的事情,追求名利上进,也没毛病,大家都躺平,都那么容易满足,社会也没办法发展了,都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为了健康,都不加班,都不奉献,都愿意吃苦,我们的生活也废了。

这显然是偏激的假设,事实上,我们需要中庸的思想来解决我们的困惑。

我们既不需要看似看透了生活,选择一种消极的方式,也不需要天天给自己打鸡血,让欲望之火烈烈不息,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和,平淡却又积极、安宁的做事情的态度与心境。

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做事情,这一点也是我最近才更加笃定的态度。因为没有做事情,再去谈所有的一切都是空洞无味的。

我们的生命价值也是在做事情中体现出来的。

具体做什么事情,只要生命需要,生活需要,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有一点是,快乐、幸福、满足往往是在平静时,内心安宁时,心无所挂,心无所驻时,来得最舒服,最长久。

你喜欢一个女孩,那种思念的心情是快乐的,约会时的幸福是短暂的,如果一旦见不到,或者没有按照你的期待发展下去,这是再糟糕不过的了。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调心,要让自己能够静下来,让自己的内心虚空下来,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智慧才会生成,幸福才会被唤醒。

我有一个感受,当自己被各种生活琐事缠身时,自己没有办法静下来去写东西,好像什么念头也没有,但当我捧直一本书,却可以慢慢地静下来。

读圣贤书就有一种让自己平静,生慧的功能。

春天来了,如果我们能够在圣贤的智慧中安驻,我相信,这个春天又是充满开心幸福的每一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