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在不抱怨的世界裏,抱怨一下自己

文/涅陽三水

工作室共讀的這本書《不抱怨的世界》,陰差陽錯我沒能參與,在頭條裏瀏覽到了這本書。

耗費了兩天時間,把這本書過了一遍,不得不承認,這本書在心理上帶給人很大的警醒。

這兩年來,閱讀了不少有關心理學的作品,感覺這每本書當中說到的內容,都特別有道理。

這本書有道理,那本書也有道理,在道理與道理的夾縫中,我們要尋找着適合自己的那種道理。

這本書的內容相當豐富,但在我的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有以下兩方面的內容。

~~

是抱怨的理由:尋求關注,推卸責任,找藉口,引人豔羨,操縱力。
這這理由中,前三個在我的現實生活中,是很明顯的;後兩個距離我有點遠。

特別是找藉口和推卸責任這兩個理由,深深感覺這就是針對我來說的。

踐行新教育很多年,但一直沒有特別出彩的成績,每每說及此事的時候,總是在埋怨身處的環境,總是在埋怨置身的教育制度。

在當時埋怨的時候是不自知的,後來讀了心理學的書籍之後,才明白自己那些行爲是多麼的錯誤,才明白自己的那些行爲原來是一種逃避,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是爲自己的沒有成績找藉口。

~~

怎樣克服抱怨?怎樣讓自己平靜的面對身邊發生的事?平靜地面對自己?

這本書裏,說到了四個方面的做法: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和無意識的有能。

在讀到這些內容的時候,被這些詞語給繞懵了,這無~能和有能之間到底該如何把握?又該如何界定?

反覆的讀,反覆的讀,我自己的行爲好像是處在有意識的無~能和無意識的有能之間。

記得在新網師剛畢業的時候,教務方面邀請我去做講師,那個時候我意識到自己是無~能的,所以就連連退卻。

也記得在讀書會和網研社那裏,被好多朋友稱作讀書的“專家”,在他們看來,我的能力是相當出衆的,但我自己卻意識不到這一點,只認爲自己是無~能的。所以每一次被朋友們稱作“專家”的時候,總是臉紅不已,在朋友們看不到的這邊,臉紅心跳,氣喘吁吁。

~~

想一想,從我開始抱怨身邊的環境開始,到現在已經10多個年頭了,反思一下,現在的我還抱怨嗎?

想想又想想,現在的我,抱怨得比較多的是自己。

抱怨自己的無~能,沒有辦法把每一個學生都推送到合格的層面上;沒有辦法把每一個學生自身存在的潛力挖掘出來;沒有辦法把每一個學生身上存在的特長髮揮到特大值。

因爲這種抱怨,我更多的是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爲,反思自己的閱讀行爲,反思自己的書寫行爲。

抱怨自己,讓自己更加的認清自己,在前行的路上,腳步邁得更穩,閱讀和寫作的行爲,做得更加踏實。

在不抱怨的世界裏,抱怨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