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降临前抵达(二十一)

马克西米连的书房里藏满了,精装书籍,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二楼的客厅装饰极具东方风情,摆设着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瓷器。还有一间客厅挂着哈布斯堡家族的画像,以及马克西米连本人的油画,这里比维也纳的王宫简单的多,却更有人情味。可惜的是当他离开的里雅斯特前往墨西哥时,城堡的内部装饰还没有完全完工,他和妻子没有来得及享受,这一切就远走他乡。20世纪30年代英年早逝的阿马迪奥公爵和他的家人在这里的一个套间住过,这位意大利的贵族飞行员在一战中与奥匈帝国战斗过,后来还当过埃塞俄比亚的总督,房间里至今保留着他穿飞行员夹克的照片。

19世纪某种程度上是最后的贵族时代,20世纪以后各种风潮席卷世界,动荡了几十年。人们在残酷无情的时代中也慢慢丧失了原先的精致和品位。许多人的精神世界如同贫瘠的沙漠,充满无奈也令人遗憾。在米拉马雷城堡能够感受到那种遗世独立的美,也让人们感受到在美的面前,许多问题都那么微不足道。马克西米连还是一位业余的动植物学家,他把热带蝴蝶蜂鸟马来西亚的鹦鹉带到了迪里亚斯特,在城堡外的一座漂亮植物园里繁衍生息。

今天旅行者依然能够在这里找到他们曾经的主人对生命和世界的热爱,再回想他的境遇,实在令人扼腕叹息。的里亚斯特是习惯变迁的,这100多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回首过往,那些曾经掀起过巨大风波的事件,人物,如今可能都没有几个人记得或了解。在即将结束旅行之前,作者重新租了一辆车,打算花两天两夜的时间,开着它穿过威尼斯,托斯卡,纳翻越亚平宁山,然后沿着海岸线一直开到罗马,但感觉这段旅程仿佛在的里亚斯特就画上了句号。

读完刘子超的这本特别的游记,应该是所有读过的书中最不像游记的一本。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次内心的独白。出生在不同时代的作家总是会在他的文字中流露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不过在这位80后的作家身上,却读到了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沉重。对于许多历史的部分,他叙述得非常详尽,也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一个在无法畅所欲言的环境里的作家,要恰当好处的表述显然是太难了。在读这些文字时一直在脑补看到那些风景的背后,他还意犹未尽的部分。

这本书有点像一本散文和小说的结合游记,任何一个章节独立出来都可以发现独到之美,可以不必从头到尾的看,放松的时候随便翻一章,就像是喝了一杯咖啡可以提提神。这几年没有出门的日子,读了很多旅行的书,每一位作者看到的世界都是一面镜子,它照见了书写者的内心,对读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人们看到的世界就是内心的投射,境由心生,随念转,读书的好处大概就是常常可以意识到这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