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读后感 - 草稿

(一)史前时伐(本能)

人类文明萌芽的最初阶段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从最早出土的旧石器时代工具中发现有人工打磨痕迹,体现了原始部落人以实用性为目的的最原始美学。

从一块石头开始,人类了解了物质的真实外形,掌握了体积,质感,三度空间的观念。从此开始了伟大的美术创作。约公元前15000年,从洞穴中发现反映原始人狩猎场面的壁画,为人类最早的绘画作品。

(二)青铜时代:(基础)

在埃及和一些地域大地上出现了一些由大型巨石堆积而成的建筑,如金字塔等,这些都标志着人类自身精神上对美的一种追求,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审美自觉。

从埃及金字塔墓葬中出土的石碑和生活用品的文物中反映了古埃及人的审美和对于来世的理解。

(三)西方建立文明之后:(拓展)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与地处干旱沙漠地区的埃及不同,位于爱琴海南域克里特岛上的希腊开始出现以"米诺斯文化"和"迈锡尼文化"为文明基础的神庙建筑。而在雕塑风格上希腊艺术家则开启了人类"美的起点",塑造人体的一种单纯之美来崇尚健康,自由精神的美学启示。


与希腊不同,罗马的雕塑,绘画则更多是对人生命运形式的全部还原。更写实,更真实。建筑上相较于希腊的众神崇拜更贴近于普通市民生活中,更多地展现出一种空间意识,体现了罗马法制秩序严谨的精神。

(四)早期的基督教艺术(教条)

在罗马时期,人们崇尚众神,沉耽于感管享受,以放纵肉欲为乐。但随着基督教会在欧洲的崛起,囚棝人性,禁止人欲的基督教义便逐渐控制了人们的思想,那段时期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教堂被修建成方幢并带有很高尖顶形状的建筑,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法国巴黎圣母院。这种建筑风格被称之为哥特式建筑,并一直保留至今。

(五)早期文艺复兴时代(回归)

由于基督教会的长期独断笼罩,使普通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被牢固的封闭在神权思想中,而教会由于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嘴里宣扬着耶稣教义,而实际上却贪婪于世俗的财富与权力。到了中世纪未期(大约13世纪左右),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在城邦中出现了以经商致富的中产阶级,他们追求现世的热情,开始重新思考基督教义的信仰,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圣方济格派教义的出现实际上是对基督教义信仰价值进行理性批判和修正的产物。此时的雕塑绘画作品风格开始转变。从宣传耶稣的宗教宣传画回归到以普通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为以后以人文主义为美学方向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奠定了思想基础。

(六)文艺复兴的全盛时代(辉煌)

从1400年开始的这100年,人们开始科学,理性的思考问题。也正是在这一世纪中,涌现出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代表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思想超越时代,他们的作品颠覆了欧州贵族阶级的思维,甚至撼动了教会乃至整个西方世界,至此开始,欧州告别了在基督教会统治下那黑暗,压抑人性的中世纪,进入到一个文化,哲学,艺术,科学等各领域全面提升的时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100年,欧州的文明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其以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崛起并逐渐强大,打下了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基础。



(七)西方画坛流派(抽离)

文艺复兴为西方带来了思想上的觉醒,与此同时新浪潮美学的理念也在艺术界诞生,此时的艺术家们更多的把目光专注于人,这一个体的本质,注重人的自身意识。所以此时的绘画作品多把人物从以前的宗教画中解放出来,将肉体的欲望,世俗的繁华与基督教性灵的生活融入一体,表达世间凡人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艺术家己不再追求单纯地在油布上挥洒颜料形成视觉上的风格,则更多是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此时,西方画坛开始产生流派,百花争鸣。从某种意义上这为以后西方绘画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广阔丰富的思想道路。

注:威尼斯画派,北方画派,娇饰主义等等

(八)巴洛克运动(华丽)

自中世纪以来,欧州人迈向西方文明世界的脚步就未曾停歇过,而跨过了灿烂辉煌的文艺复兴时代,便开始加速奔跑起来。

伽利略,哥白尼等科学家对宇宙天体的研究,松动瓦解了教会"创世纪″的神学体系。哥伦布,麦哲伦等冒险家发现的新航线更证明了地球的球体论,开创了新的地理学科。西方需要创新,需要呼吸更加自由新鲜的空气。但整个17世纪教会仍在维护旧的势力以巩固自身的利益,多元价值在这个新旧交替冲突的年代同时存在。但正因如此,其也推动了艺术领域上全面的发展,在表现形式上也呈现出了巨大的质变,而其中最具时代性,最有推动力量的便是贯穿整个17世纪,一直延续至18世纪的巴洛克运动。

  "巴洛克"一词原意指的是一种变形的珍珠,后被衍生至为一种用现在的审美眼光来看,似乎有些过于浮夸的表现方式。其目的在于制造出一种好用繁复的装饰,金壁辉煌的华丽。

"巴洛克"追求多变,拒绝单一,喜好扭曲缠扰,拒绝水平垂直。巴洛克运动在建筑,雕塑,绘画和市政建设领域,故意用使人目眩,眼花燎乱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从文艺复兴运动中诞生,吸收了营养,但摒弃了文艺复兴中古典的朴素,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更多浮夸的渲染。

某种意义上讲,巴洛克运动产生的原因是多层次的,它脱离不了时代,随着17世纪科技文明的快速进步,文艺复兴所提倡的解放人性的精神被欧州贵族高度升华。享乐主义风靡在欧州的贵族阶层,他们需要一种更高潮的激情来展现对现世权力与财富的赞美,而巴洛克运动所追求的极致浮华的艺术风格就像一首美妙的,充满着无数装饰音的咏叹调,给于这些享乐主义者精神上的陶醉与满足。

注:巴洛克运动影响了整个欧州,在每个国家却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同样,各国都在这一时期出现过许多优秀杰出的艺术家,如意大利的建筑师贝尔尼尼,和荷兰画家伦勃朗。

做为意大利最知名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师,他耗尽毕生精力为教会修建罗马城市景观,他使许多意大利建筑改变了风格,至今他的作品仍遍布于罗马的大街小巷中。如以象征人类文明起源四条河流的著名四人雕像《四河喷泉》。而其为宗教贡献最大的作品便是耗时11年亲自参于设计建造了世界上最大天主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这个用284根巨大石柱和142个巨大圣人石像所建成的广场回廊最高可同时容纳40万人以上,如一双充满亲切温柔的巨大手臂将冷峻崇高的教堂包裹在里面。

17世纪的荷兰经过长达80年的独立战争,从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中解放了出来。此后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进行海洋运输,逐渐成为欧州重要的港口贸易国。国力大增的重要原因是人自身的劳动力量而并非依附教会和宫廷的权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荷兰的绘画不再以神与宗教作为主题,而把更多的创作目光转向以商业为基础的普通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家描绘自然风景,描绘普通人肖像,描绘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任何东西。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三种类别的崛起替代了传统宗教历史画,是荷兰巴洛克时期画派对西方美术的最大贡献,并一直延续至今。

提到荷兰的画家,就不得不提伦勃朗,他是17世纪巴洛克画风最典型的代表,也是西方美术近三百年来影响力最深远的绘画大师。他目睹了荷兰独立后市民社会的变化,他了解他们,歌颂他们,为他们绘画。他从技法上创造了利用光的明暗对比在本来平面的油布上体现出空间层次。其作用是通过刻意对特别光线的处理来创造出如舞台灯光效果般的戏剧感,增加了一种神秘朦胧的气氛。

伦勃朗也许是西方知名画家中对自我意识最严格的解剖者,他继承了北方画派画自画像的传统,一生为自已创造了近百张自画像。伦勃朗一生命运多舛,妻死子亡,从成功的职业画家沦落到变卖家产维生,他站在镜子面前,冷静客观地画着自己从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到老年的苍老颓败。他在晚年画下的自画像,满脸皱纹,用一双无限伤感悲悯的眼睛看着自己一生的命运,又或是在茫然仿惶地看着这个他到老都弄不明白的人间。所以他的自画像赋予了西方绘画美学更深刻的揭发人性的内涵。

(九)告别古典(新生)

19世纪上半叶,欧州美术史经历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这三个重要的潮流。

新古典主义试图回到过去,倡导理性。画面结构严谨,配合以精准的人物解剖学比例。架构了西方美术学院派的基本准则。

浪漫主义则修正了新古典主义的限制,鄙弃了新古典主义形式上的稳定和教条式的理性。浪漫主义追求热情,认为只有发自人内心最真诚的激情才能带来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激发人类最宝贵的情操。

历史不会停留在原点!当浪漫主义煽动着人们的情绪,刺激了普通人对于激情渴望的同时,它也渐惭的演变成了一种利用感官上过度的浮夸来宣泄情感的艺术形式,简而言之,浪漫主义也落入了自已的教条陷阱。一些默默回到土地上,走向平凡朴实农村小镇的写实主义画家。开始用最朴素的画笔和色彩刻画着大地,刻画着农民百姓,书写着土地与人的故事。

但这一切终将被结束,19世纪下半叶,有一群青年艺术家从欧洲画坛纷乱繁复的各种束缚中跳脱出来。他们来自城市,不再留恋农村,他们对崇尚新时代工业,不再缅怀过去的神话历史。他们告别传统,走向自己的新时代,他们被称作"印象派"。

如匕首一般,“印象派"撕碎了暮气沉沉的西方古典美术的画布。标志着西方现代美术的开始。

欧州的工业革命带动了科学的快速发展,在照相机被发明后,绘画艺术需要新的表现方式,需要新的突破方向,而一些早期的印象派画家迎合了这个新时代,他们如采蜜的蜜蜂一般从乡村扑向巴黎这样的文化艺术中心,他们崇尚中产阶级的生活,聚会的文化沙龙变成了咖啡厅,音乐厅这样的休闲中心。

与传统画家不同,印象派画家不只待在狭窄的画室里,他们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直接描绘对象,强调画家自己主观的意识,在大自然的光线下捕捉物体在眼中瞬间的印象,这不仅要求画家有敏锐的视觉,更要求画家把听觉,感觉等各官能对于大自然的体验全部呈现出来。

印象派认识到光是构成色彩的基础,他们注重光的研究和表现。他们创新了新的绘画技法,简单的线和面的传统绘画组合被打破,取而代之的用点来铺陈画布。奇妙的是,用这些不同色彩凌乱的点所组成的画面,在远观时竟会像七色光一样汇聚起来,使描绘物像跳脱了其真实样貌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

印象主义画派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

以马奈为创始人的前印象派,又分为以莫奈,雷诺阿为代表的注重光和色彩的表现与以德加为代表的注重造型和素描这2种类型。其中最能体现印象主义理念与技法的则是莫奈。

1886年印象派结束后,之后出现新印象派,以修拉成就最高,创造点彩画法(科学分析,不用调色,用色彩互补,来表现色彩和光的关系)。

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是塞尚,梵高与保罗.高更。三人中塞尚绘画追求几何结构,为后来现代艺术开启了先河,被尊为现代艺术之父。

而梵高的身世则截然不同,他一生穷困潦倒,抱受精神躁郁折磨,甚至以自残来缓解精神上的痛苦,最后在麦田里用手枪结束了其短暂的一生。梵高的画寄托了他全部的精神力量,是他炽热内心的外在表现。但不幸的是,同很多画家的命运相同,梵高生前不为人知,不为人所理解,他用精神苦难结晶所绘成的杰作直到死后才被世人所了解,令人唏嘘不已。

保罗.高更,一个丢开所有一切追求艺术梦想之人。他人到中年,抛妻离子,坦然挥别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的欧洲城市生活,放弃了巴黎优裕的中产阶级,一人孤身决然地前往南太平洋的原始岛屿-塔希提岛。在这里蛮荒与宁静的地方,他像土著一样生活,变成了最天真的孩子,涣发出最强烈的艺术热情。他与当地一个姑娘同居,并画她,和这些土著女人们。在他的笔下,她们无忧无虑,纯朴天然,全无现代文明女人的娇饰做作。高更的画为欧洲现代文明人造了一个梦,一个桃花源。晚年的高更身染重疾,精神苦闷,但却在这人生最痛苦之际创作出了传世名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生老病死,过去,现在,将来,茫茫天地间人是什么?这些人类的终极问题也许只有在他这人生暮年之时,才会有如此透彻的理解。

(十)  现代艺术(方向)

进入20世纪,在印象派开路后,欧洲画坛流派蜂起,各逞风流,各擅胜场。

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的出现是代表西方绘画的一个转变,他从印象主义那里汲取营养,但不同于印象派通用的点彩技法,野兽派在画面上则用平面化来强调单纯的形体。从而达到从所谓的自然色彩中辙底解脱,而更深入一点也可理解为是通过这些比印象派更强烈的画面装饰效果来展示其更为主观的艺术表现形式。

立体派继承了印象派画家塞尚的造型法则,摆脱了传统绘画的视觉规律和空间概念,将自然物像分解成几何块面,因而得名立体主义。立体主义不注重理论,而更倾向于形式,对现代工艺,装饰,建筑等实用美术影响巨大。巴勃罗.毕加索,是全世界最广为人知的画家,也是立体派绘画的主要代表。他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同时又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回归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又从印像派和野兽派作品中寻找方向。最终画出《阿维尼翁的少女》,标志其个人鲜明立体主义的风格。

继立体主义诞生后,政洲绘画已基本告别过去,绘画艺术在表现形态上越来越朝着非具向方向发展。1910年前后抽象主义产生,其一般可分为抒情抽象与几何抽象两个方向。

前者代表画家是俄罗斯人康定斯基。他相信色彩的独立性,色彩和线条的象征意义。更注重艺术内部精神领域的探索,代表作《构成VIⅠ》则是最能阐述他创作精神理念的作品。

后者代表画家是荷兰人蒙徒里安。他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认为世界上一切的造型就是水平线与垂直线构成,所有的颜色都从红,黄,蓝三种色彩中衍生出来。所以他所有作品只用直线,直角,三原色构成。代表作《线与色彩的构成》。

达达主义是20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代表人物是马塞尔.杜尚。他否定一切的艺术理念正是为了呈现一种非理性的,自由的人生境界。他把物品放置在不同场地,排除其实用功能,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定义,就能将其从普通物品转换成艺术品。一个在商店随便买来的普通男厕所小便池,他随意写上"R.Mutt"的标记后,放在"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会上便变成了艺术品《泉》。达达主义极大限度的开发了审美力的感受世界,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拓宽了道路。

人类的内心世界微妙且复杂,有时会产生一些超越现实的,莫名其妙的,甚至有些荒唐的臆想,或在梦中,或在忙碌生活之外。但这些无可言状的情感经过艺术家大脑的处理,便会产生创作灵感,以作品作为载体,呈现出来。这便是超现实主义所要表现的主题。超现实主义画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西班牙画家达利。达利的画常常扭曲变形绘画对象的本来面貌,把"具象"的物体"意向"化,创造出一种光怪陆离的梦幻世界。所以他的作品总给人一种奇异的,不真实的抽离之感,但恰恰正是这种游离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剥离感,带给人视觉与心灵的震撼。总之,超现实主义探索了人类本能和潜意识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在艺术领域内首次提出一种超然的世界观。

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重要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是抽象表现艺术的前身。而后者更是开拓了前者的边界,使20世纪现代先锋艺术达到崭新的高度。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便是杰克逊.波洛克。他作画时让颜料随意滴溅,甚至甩撒在画布上,然后一层层的叠加,形成前后互加交织穿插的线条,因为只有线条,没有其他形象,所以他的作品没有美术普遍意义上的构图,常常让人的视觉缺乏焦点,欣赏他的作品如同读一首非常前卫的诗一般,需用心去理解,才能在这重叠交错中感受到形象。不理解之人感觉晦涩,但一旦开悟后则会发现异乎寻常之美妙。波洛克英年早逝,存世作品不多,但只要是他的作品一经问世,便立即会成各大拍卖行竞相追逐的目标。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约瑟夫.博伊于斯等人创立的现代意义上的行为艺术,开启了今日前卫艺术世界的大门。行为艺术是指艺术家在某特定场合,特定时间,艺术者通过本人的身体行为作为语言与观众交流的艺术。行为艺术家认为艺术的关键在观念,本质是思想,表现形式并是反映思想的工具。只要是能把艺术思想表现出来人,即艺术家。所以只要有思想,人人都可以是行为艺术家。

(十一)结尾(明天)

在21世纪的今天,甚至更远的将来,艺术创作将变得越来越难以定义。艺术将不再局限于传统分类形式之中,甚至作品也并不是为艺术本身而创造。当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世界,人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开拓。所以优秀的现代艺术作品必须以由神学,哲学等具有高度且深刻的思想内涵作为基石,以探索更为宽广,深邃的人类内心!

结后语:世界是残酷的,人是痛苦的,只有艺术才是吗啡,给予这短暂的生命唯一的享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