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故事就是呈现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读柳建伟老师的《突出重围》《北方城郭》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谈,还是写一篇文章,都希望接受对象给予肯定的附和。表达自己的意图,并且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是交流的目的。人都具有好奇心,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更容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故事就应该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

最近再读著名军旅作家柳建伟的《突出重围》《北方城郭》,虽然作品完结时间已经过去许多时日,但对今天的读者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突出重围》是军事题材小说,《北方城郭》是官场小说。不得不承认,这两部长篇确实都是气势恢宏的巨制,是柳建伟老师的时代三部曲(另外一部是《英雄时代》)中最浓墨重彩的杰作。

在一场军事演习中检验部队、发现问题、规划思路,结合官兵的各种思想,将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政策方针有力地落到实处,一波三折、如梦如幻。《突出重围》要表达的思想、要传达的精神,对军内军外的人都是一种极度震撼。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军区首长方英达,代表着打下江山的老一辈革命者;朱海鹏、范英明是肩负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新一代,常少乐、黄兴安则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军人;李铁、唐龙、楚天舒、任建国自然是后备力量。由一场中断两次、连续进行三个阶段的演习串联起来的这些军旅精英,处于新旧交替、持续发展的部队形象一下子鲜明起来。

在这部军事题材小说中,锐意进取占了绝对主流,但也并不回避现实。处在现实夹层中生活的高军谊,一个高级干部,竟然连妻女生活也难以解决,不能不说是时代悲剧。在后勤干事王科长的诱惑下,一步步陷进贪污泥沼的高军谊,最后只得自杀就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军人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不得不为家庭生存、个人前途着想,在转业地方与坚守部队的痛苦和梦想中挣扎。这样的真实,让整部作品更加令人信服。

任何题材的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女人。因为真正的生活,本来就是由有血有肉、有情感有争执的男女组成的。掌管大型企业的方怡、空军英雄遗孀江月蓉、通信班长邱洁如、军报记者秦亚男等风姿卓绝的女性,间插点缀在铁血阳刚的军人之中,生活图景更加真实、个性色彩更加鲜明。如此,作品可读性更强。

欧阳洪梅这个如痴如梦的女性,在《北方城郭》中似乎是仅次于李金堂、林苟生、刘清松、白剑这样的主角。在一个县级行政体制中,错综繁杂的权力斗争掺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稳坐钓鱼台的李金堂不但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更富有收放自如的处事阅历。如何让具有代表性的各色人等,恰如其分地生活在各自的人生轨道之内,柳建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线索中做到有机结合。经纬交织、时空轮换、多头并进,终在时间、事件、历史的推进中,完整地展现出一幅生活截图。

主线中的李金堂刘清松权力争斗,逐一添加进他们的个人感情生活,以及他们为人生目标奋斗而进行的种种不同权谋,于是带出来情妇角色的欧阳洪梅、庞秋雁,与利益相关的申玉豹、林苟生等人。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哪怕是在大洪水中短暂露面的抢劫犯胖子,利用白面馒头作为另类“武器”的心理描绘都活灵活现。

不可否认,在《突出重围》和《北方城郭》这两部分别描写军队与地方、操场和官场的小说中,最成功的是人物性格特点、个性色彩的突出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平凡真实之中,而只有体现人物的真实,整个故事才会让人信服。故事的真实,只有间插真实的生活场景。柳建伟的语言特色,就是将小说创作变成电影剧本式的直接了当。读者从突然出现的某个场景里,一下子明白人物出现的合理,一点也不觉得突兀,甚至自我解脱成这“突然”是“顺理成章”,这不但让故事延伸有了合理解释,而且让作者描述省时省力。

多头并进、穿插间接,如同散文式的写作,让一部数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不同的人物背景、不一样的人生阅历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冒”出来,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人生截面变成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形成一幅幅图画,为整部作品服务。这样的创作方式,让人物命运跌宕起伏,让故事延续紧扣人心,让作品魅力大增。

故事叙述并不一定要“有问必答”,悬念不但要有吸引读者的效果,还要给作者留下衔接故事的榫口。这样间差交织,不但故事更显精彩,不至平铺直叙,而且让联接故事情节的“榫口”更多,整个作品也就铺展开来。

精彩的故事不能处处都靠突兀或者令人大吃一惊的效果抛头露面,让读者自觉“牵挂”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才是作者收放自如的成功结果。说书人口中的“放下这头,暂且不表”“上回说到”这样的字眼,往往会让听众精神为之一震,写作长篇小说,这样的“手法”即是“技巧”。

平时与人闲谈,“欲擒故纵”就是“卖关子”。没有卖关子的闲聊,多半会使人昏昏欲睡。说书人为什么能吊起大众胃口,就是因为他们善于使用“卖关子”的手段。在写作过程中,这样的手段即是多留可以适时延续的“榫口”。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有许多人生经历我们不一定会经历。要将它们描述出来,那么,多看别人的作品,通过文字从别人的作品中“经历”他人的生活,显得尤其重要。

柳建伟没有在地方县级履职的经历,但能够把县级干部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活动描述得如此精彩,塑造出别具特色的李金堂、刘清松等人,甚至,连做片警耳目的岁铜锤、江湖浪子老七姘妇喜燕这样的小角色都塑造得惟妙惟肖,这些不但得力于他的文学功力,更重要的是他能从阅读中吸收文学养料、能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然后把这些“别人的生活经验”演变成自己的创作实力。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中,如《突出重围》里后勤科长王思平、《北方城郭》里的歌女三妞这样的“细枝末叶”,都不一定是在列大纲时可以预设的,但这样的“枝叶”越茂盛,作品才越丰满。

适时恰当的环境描写、历史背景交代,是为了让故事阐述更通畅、更合理。创作是还原生活,在还原生活时升华人物精神,这就需要人物性格更加突出鲜明。将不同人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巧妙地综合在同一类人身上,让这个人物具有典型性,让他们来作为代表出现在作品中,人物在故事中就栩栩如生。

从任何一面镜子中,看任何一个人物或者任何一处风景,都具有比直接看一个人或者看整个风景要吸引人的效果,这是因为镜子里的人物风景是局部,具有“浓缩”的特性。“欲说还休”比“竹筒倒豆子”更有迷惑性,而人类的好奇心则是由迷惑引起。

掌握讲好故事的能力,就是将“文似看山喜不平”理解透彻。展现一幅完整的生活图景,并且在这幅由文字重新“排列”出来的“图画”中,寄予让人有益的精神内涵,让读者产生共鸣、共情,这部作品就成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